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列子》《愚公移山》完成各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

      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以应/诚危急存之秋也 B、山不加增/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而不平/其心志 D、残年余力/不物喜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举一反三
班级要开展“文化名家大家谈”活动,小龙组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一同完成相关任务。

资料夹

〖人物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大事记〗

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二十二岁

(一)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十四岁

(二)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三十五岁

(三)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此时的诗作《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四十四岁

(四)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五十二岁

(五)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 , 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此时的诗作《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④。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梨花方城路,获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五十三岁

(六)和州在任期间,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乙 ……

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五十五岁

(七)在扬州与老友白居易相逢,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丙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①材料中的文言文,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②郁堙:读音是yù yīn,意思是郁塞;湮灭。③廪庾:读音是lǐn yǔ,意指粮仓。④人耕旧战场:所借事件是杨归厚在淮西战后安抚百姓、恢复农耕的善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