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农牧业产生以前,人类的采集、狩猎是一种对㞤自然的攫取式的经济掠夺,采取的是一种“涸泽而渔”的方法。氏族聚落建立以后,人们逐渐从采集、狩猎发展到原始的农牧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的革命性转变,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
(2)材料二中的“某遗址”指的是哪一遗址?该遗址位于什么流域?该遗址处的远古居民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
材料三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族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3)从材料三可知,当时部族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舜在位时有何贡献?
(4)综合所学知识,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治国措施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
材料一 尧、舜、禹的主要功绩。
尧帝 | 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
舜帝 |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
禹帝 | 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材料二 禹荐益(推荐伯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到禹老的时候),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材料三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北大出版社《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