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忠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清末民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场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此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1919年1月,他说明了“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摘编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上)

材料三 历史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涉及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指出陈独秀期待多数人“最后觉悟”的政治原因。
(2)、材料三中的图片史料与另外两则文献史料之间构成的是互证关系还是对立关系?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的政治变局与观念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这一时期的观念变化反映了哪一领域局势的变动?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