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选自《元史•许衡传》)

【注释】①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②《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幼有质    异:与众不同。 B、衡独坐树下自若    危:正,端正。 C、吾心无主乎    独:孤独。 D、人有所    遗:给予,赠送。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A、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B、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C、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D、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衡从小气质与众不同,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 B、许衡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C、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 D、许衡在魏州亲自耕种。耕种所得谷物有多余,他经常拿来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学生。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 则报恩塔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 , 信属鬼工。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 , 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 , 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