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温州瑞安东龙湾南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ChatGPT写诗”引发了争议,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机器人写诗,是文学的灾难还是福音?

创作诗歌不难,难的是情感表达。写诗本身是一种文学创作,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形式要素,还要倾注感情、价值与想象力。诗作里见思绪、见人品、见性情、见胸怀。写诗需要倾注感情,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这一点是人工智能很难达到的。

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程羽黑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读一首诗时,会体会诗句背后的隐喻。但人工智能写的诗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组合字句,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他还补充道:“诗歌主要是情感,人类的情感,机器人是无法计算的。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永远代替不了李白杜甫。”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世界是技术上的突破无法取代的,但是我们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人工智能会海量学习,它对于数据的模仿是人无法比拟的。艺术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创造,个性化是人类创造的生命。如果人类的创作不再发自内心,只是没有“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技术性的东西,那么毁掉我们艺术生命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我们自己。

(节选自《当Al走入艺术的深巷,谁才是造物主》,有删改)

材料二

网友龙二圈的ChatGPT写诗试验

龙二圈:请你尝试写一首关于孤独自由的塑料袋的诗。稍加入一点想象,比如塑料袋自言自语或看到了什么。

ChatGPT:好的,已经完成,如下:

孤独自由的塑料袋,

自言自语地漫游天涯,

时而倾听风的吟唱,

时而与云朵对话。

它穿梭于城市间,

感受人们的繁华与喧嚣,

经过青山绿水,

目睹大地的壮阔与美丽。

曾有人拾起它,

也曾有人漠视它,

但它的心灵依旧自由,

不为物欲所缚缩。

它从未停下脚步,

随风飘荡,

寻找自由的旅途,

独自面对黑夜与白昼,

仍然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孤独自由的塑料袋,

曾经看到那么多,

也许在未来它还会,

看到更多令人惊叹的美妙。

对象

一改

二改

三改

龙二圈

尝试把文字再缩减一些。

试试替换进一些低频率的同义词。

如果是萨特,会怎么写?

ChatGpt

自由的塑料袋,

漫游天涯,

倾听风云,

目睹大地。

曾被捡起,

曾被遗忘,

但心灵自由,

随风流浪。

黑夜白昼

阳光风雨,

孤独自由,

无人可及。

独行者,塑料袋

漫游,天南地北

寻觅,永恒不变

被拾起,

被忽略,

自由徜徉,

黑暗、晨曦

阳光、暴风雨

孤身。飞舞。

如果是萨特,他可能会从一种更为悲观的角度来看待塑料袋,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物品,代表着现代社会中的虚无和无意义。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诗歌版本:

无形之物,

白天黑夜漫无边际地游荡

它没有生命,没有自由,

没有存在的意义,

如同无情的现实,

将我们束缚在这个世界上,

塑料袋,

你是自由的,

却比我们更加孤独。

【注释】①ChatGPT:目前最火的AI创作工具,能模仿人类的大脑的运作方式,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问题。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ChatGPT创作诗的原理。
(2)、程羽黑表示机器人写诗“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材料二中,ChatGPT第三次修改的作品能否反驳此言论?结合诗作内容,加以分析。
(3)、几天前,瑞瑞利用ChatGPT完成诗歌作业后,在朋友圈自鸣得意。结合以上材料,给他留言劝阻。

瑞瑞

ChatGPT太牛啦,诗歌作业分分钟完成。以后我的写作作业都有着落咯!推荐你们也试试。

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字数1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举一反三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成为“学霸”。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会存在心理煎熬,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

[材料三]

学霸小语作息时间表(部分)

6:40-7:00起床

7:00-7:10背诵一篇英文短文

7:10-7:30早餐

7: 30-7:50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50-12:00上课

12:10-12:20学习英语语法

12: 20-12:40午餐

12:40-12: 50 背诵一首古诗

12:50-14:00午休

14:00-14:20阅读名著片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