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短文的标题(    )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短文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4)、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5)、品读短文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6)、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文章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
                                                                                                       母狼的智慧  

                                                                                                           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⑥“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⑦“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原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最后的风景  

                                                                                                           陈绍龙
         ①岳父日渐消瘦,最后都没法去赴一个学生的约,虽然只是几百米的距离。岳母一脸愁苦,岳父说是肝病又犯了,他自己在县医院已经查过了。
         ②岳母催着到南京做检查,岳父说儿子下个月结婚,喜事,一家人需要高兴。天伦之乐,他在乎这个。妻弟结婚那天,他穿得格外精神,接受大家的祝福,接受众人的闹喜,他的脸叫人用墨汁涂成了包公,他开心极了。
         ③不敢面对的现实果然存在:南京的检查结果,肝癌。
         ④事已至此,一家人一方面商议着为岳父治病,一方面约定要瞒着他。
         ⑤我们忙着搜寻所有关于肝癌的信息。也怪,平日里不大注意的事,在意了就一股脑儿地向你面前涌,最后跟中央电视台《与你同行》栏目都通了电话,原因是它那儿介绍过有关治疗肝癌的药。纵是岳父一个劲儿地相劝不要费太多的神,我与妻弟还是去了两趟北京。
        ⑥结果是一个很权威的老医生敲了敲一张几近散架的破桌:肝已类此,为期已晚。
        ⑦开始家人是不让岳父抽烟的,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平日里不上桌的老鳖螃蟹也成了岳父的家常便饭。岳父像是很开心地在吃,每次吃完饭,都是一头的汗。其实他的胃口极差,且黄疸也是越发的厉害,连耳根都黄了。一边吃还一边招呼我的女儿偎在他的怀里。我们有时在一旁看着,陪着大声说一些不关病情的话。岳父就说过去小城人不喜欢吃这些的,说是没油,买肥猪肉吃。我们都极认真地在听。继而,他从嘴角挤出点笑,于是大家附和着笑……
        ⑧岳父是教师,教师节这天全校教师合影。岳母便想到家人也该照一张。妻叫我把单位的摄像机借来,说给父亲来一些生活摄像,岂不比照片更好?
        ⑨我俨然一个导演似的,先是让岳父看书,他平日是最爱读书的了。我又让妻给他倒了杯茶,在他慢慢呷茶的当儿,我把镜头拉近,近乎是一个特写。最后岳父大声地喊家人围到一块儿来,聊天、吃瓜子儿、喝茶……
         ⑩我尽可能多地录下了一些生活细节,临了,我又把摄像机扛到靠校门口的一块坡地上。两排梧桐树,正对校门,我选定能看到校牌的角度摁动了开关。镜头中,岳父、岳母,还有两个小外甥女,手牵着手,像散步,也像看风景,从坡底向上一步一步地走。我从镜头里看到岳父不停地在说话,努力地笑。阳光越发温柔,给梧桐镀了层金色。青山着翠,淮河如练,被镜头隔开的风景,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里格外的灿烂。
         ⑪不多日,岳父便离开了我们。整理衣物时在他的内衣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病历:肝CA,晚期。时间竟在半年之前,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病。
        ⑫一个人,以自己临终的生命竭力呵护着家的完美与和谐,甚至不皱一下眉头,不大咳一声,终生缄守一个美丽的谎言;一家人,以无可挑剔的完整、美满、谦恭,没有一点磕碰,不存半点伪装,真诚恪守住一个美丽的欺骗!
        ⑬惟其美丽,谁还会忍心去破坏这道最后的风景呢。
                                                                                                                                                                                                                             (2005年7期《读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五官并非“各自为政”

徐风

       ①我们的五官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以前,我们通常觉得它们是“各自为政”的,实际上情况不这么简单,我们的五官工作时并不是在“单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几种感觉常常会发生“交叉”,甚至是听觉和嗅觉、听觉和味觉这类看上去完全不相关的知觉。也会令人惊异地“互相辅助”。

       ②航班上提供的饭食常常成为乘客的投诉对象。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高分贝背景噪音影响人的味觉敏感度,导致人在进餐过程中觉得食物没有味道。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噪声增大,受试者感受食物甜度和咸度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导致他们对食物的喜爱程度降低。噪音可能影响大脑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或者仅仅因为噪音分散食客的注意力。研究还表明,嘈杂的噪音使人的味觉变迟钝,愉悦的音乐可以优化人的用餐体验。这一发现能够帮助各类餐馆有的放矢地选择背景音乐,让食客充分享受美食。

       ③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研究人员发现当噪音强度达到90分贝时,有近40%的人出现瞳孔扩大,视力模糊;当噪音达到115分贝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都有不同程度地减退。。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容易发生眼疲劳、眼花、眼痛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音还会使人的色觉发生改变。如美国的明尼苏达矿业及机械公司曾对过去在90分贝左右噪声环境下作业满5年的46名员工进行视力检测,发现他们中94%的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双眼视敏度下降、眼痛眼花、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和辨色能力减退等眼科病理改变。

       ④噪音对视力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反映,且大部分人都有亲身感受。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吵闹的环境下购物,往往烦躁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噪音影响视力造成的。

       ⑤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颜色和人们的食物之间也有很大关联。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将3个房间喷涂成红色、黄色和蓝色,然后让3名测试者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房间,并给他们提供等量的食物。实验结果表明,三人在相同的时间吃掉的食物量出现了明显的差别,蓝色房间里的测试者吃掉的食物只有其他两个房间里测试者的三分之一。心理学家解释说,在自然界中,红色和黄色的食物不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蓝色食物更多,于是这两种颜色比蓝色能让人更容易与食物联系在一起,也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选自《百科知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⑪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任务一 新闻阅读】

    中新网湖州10月11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11日,浙江东林一片劣五类水质水域上,成排坐落在浮床上的水上无土栽培水稻(以下简称“水上稻”),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丰收景象。

    “水上稻”,顾名思义,种植在水中的稻谷,是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研究成功的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

    通过将水稻种植在特制浮床上,使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吸取养分,全程不施化肥农药,不仅能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还可一定程度净化水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

    浙江东林,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2019年5月,该镇秋粮家庭农场主蔡秋良引进“水上稻”技术,在自家的两亩水域上进行试种。

    “从目前情况看来,试种算是初步成功。南方水资源丰富,很适合‘水上稻’的生长。”当天,74岁高龄的李必湖亲自来到现场“督工”。看着“水上稻”在浙江扎下第一批“根”,李必湖心中感慨万千。

    “中国人口发展基数大,耕地又在不断减少。三五十年后,我们的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退休后的李必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脱离传统土壤种植模式,拓展粮食种植面积?

    2008年,李必湖开始尝试“水上稻”栽培模式。水上种稻谷,水下养鱼虾。第二年,在他的家乡湖南怀化,第一批“水上稻”成熟,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比地上水稻高出数倍。

    湖南、贵州、福建、广西……几年时间下来,“水上稻”已在中国6个省份进行试点并大面积开始推广。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水上稻”栽培技术也不断升级,如今已具备净化水质功能。富营养化水体中超标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给水稻种植提供了天然肥料。

    “富营养化水体如何治理,是一个全球化的难题。”李必湖介绍,当下处理水体富营养化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类别,“物理处理成本高、化学处理容易将水中生物全部消灭,只有生物处理方式最为妥帖。”

    “水上稻”净化,便属于后者。根据试验,水质越差的水域,“水上稻”产量反而越高,净化能力也越强。

    阳光下,农场雇工挥舞手中镰刀,收割着沉甸甸的“水上稻”。据悉,东林今年每亩“水上稻”预计可生产800至1000斤大米,产值达10000元人民币左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