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城市漫步(citywalk)是一种新型的休闲方式。你可以快步疾走,也可以慢步游览,在行走中感受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我们来一场“红色文化”主题citywalk吧!

【材料一】

城市漫步计划

·8:50在云南陆军讲武堂门口集合。

·9:00-12:00参观ABCDE五个红色革命纪念馆,并完成全部活动打卡。

·12:00-13:00在昆明老街用餐。

·13:00-15:00在老街附近的书吧,分享交流参观感受。

·15:00活动结束。

【材料二】

纪念馆

简介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从这里走出了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及数百名将军。它被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云南陆军讲武堂换岗操演,还原当时士兵站岗操练的场景。

朱德旧居纪念馆

朱德旧居纪念馆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以“朱德在云南”为主要内容,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他的革命历程。下院复原了朱德当时居住的情景。

“朱德廉洁小故事”演讲比赛,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赛选手讲述朱德的廉洁故事。

聂耳故居纪念馆

聂耳故居纪念馆以聂耳生平为主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经历。

“国之歌者——聂耳”亲子手工创作活动。了解国歌创作历程,体验手工制作小提琴。

【材料三】

①云南昆明的翠湖东路4号有一栋建于1933年的洋楼,叫作卢汉公馆。它是云南近代名人卢汉先生的住所,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具有浓郁的法式风格。

②卢汉公馆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是目前昆明保存最好、体量最大的砖石结构法式建筑。

③卢汉公馆整体布局和谐美观.南部为“一”字型,由两座高低不同的房屋纵向相连,北部为“工”字型,中部设楼梯间,两侧墙构体为三面体。公馆有五个屋顶,十六个墙体立面。红瓦顶,鹅黄色的墙面,配上灰色边框线条,显得简洁明快而又极富变化。

④卢汉公馆造型庄重大方.青砖砌筑的墙体厚实坚固,外部石材均为进口白色大理石,构造严谨、造型庄重。开窗讲究几何构图的形式美,比例匀称,采光效果出色,光影丰富.室内造型上讲究轴线的对称,突出恢宏的气势和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主次卧室、书房、餐厅皆有与阳台相通的落地式门窗,以增加室内空间的通透感与整体感。

⑤公馆的室内装修优雅华丽。设计建造时采用了一切可能的优质材料和新技术。例如:木材、地面使用的钢筋水泥、室内使用的壁炉、卫生洁具、家具等均从国外进口。连琉璃窗上的浮雕装饰,也是一幅幅风景名画.精细的廊柱雕花,象牙白的花纹墙纸,高贵典雅,浪漫清新。

⑥卢汉公馆作为法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无论和谐美观的整体布局,庄重大方的造型结构,还是优雅华丽的内部装潢,都从整体上营造出一种高贵、浪漫的氛围,让居住者能够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心情,尽情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

(1)、根据【材料一】中的“城市漫步计划”和“城市漫步地图”,在ABCDE五个纪念馆之间安排一条合理的参观路线,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观路线:(填字母)

理由:

(2)、【材料二】给同学们介绍了三个纪念馆,读完后你最想深度游览哪一个?为什么?
(3)、在人工智能时代,你认为这些纪念馆还可以通过哪些新颖的陈列形式或讲解方式,给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请你提一条建议,并简要阐释理由。
(4)、下列关于【材料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的加点词“目前”指“说话的时候”,表示时间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卢汉公馆南北布局分别为“一”字型和“工”字型,中部设楼梯间,两侧墙构体为三面体。 C、第⑤段中的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而生动地说明卢汉公馆的历史非常悠久。 D、第⑥段是全文的总结段,说明了卢汉公馆作为法式建筑的典型代表,让居住者能够心情愉悦。
(5)、小昆想用思维导图向同学们介绍【材料三】中卢汉公馆的特点,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让我为你点亮心灯

【事件陈述】

有这样一个群体: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到城市打工,他们却留在了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权威调查】

①留守儿童宣泄烦恼的途径调查:

途径

写日记

和同学(朋友)说

和父母交流

其他

比例

51.2%

23.5%

13.6%

11.7%

【日记选摘】

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背着沉重的水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行走。一个下午我背了三趟,把一百五十斤水背到了家里。——夏丛艳

想啊!想啊!想啊!想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想吃个包子竟难于上九天!——岳朝龙

今天开家长会,我也给爷爷讲了,可是我爷爷又老又忙,他没有来,而其他的家长差不多来齐了。——杨敏

同学们又买新校服了,我也想买,但是奶奶说爸爸赚的钱要养一大家子人,旧校服就凑合着穿吧。——李志

我们背着水往家走,到了半路,因为那水太重,所以在下坡时,不小心摔倒,把小脚儿都弄肿了。——张雷

晚上外婆在上面的老房子睡,我一个人在下面的新房子睡,晚上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很害怕。如果妈妈不去打工,我就不用害怕了。——代礼名

刚到学校的时候,我还害怕被杨老师骂,因为昨天为了赶场买菜,我又没去上学,也没有向他请假。我总耽误学习,成绩又不好,这让我很难为情。——杨海

【焦点访谈】

菏泽定陶留守儿童学校校长刘传玺:城里的借读费太贵,所以许多孩子只能留在家里。为了他们,我创办了学校,其中经历了许多辛酸,沉重的经济压力,短缺的师资力量,而现在我们更担心的是留守孩子的身体疾病以及行为上的缺乏管理。

贵州省“山水留守儿童之家”创办者兰成山、兰成水:由于长期远离父母,许多孩子封闭、自卑,哭起来时根本不会喊“爸爸、妈妈”。我们希望为村里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创办一所玩耍和学习的乐园,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最担心的问题,也希望社会各界齐心协办,帮助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成都子云路小学校长李广:由于户籍限制,许多公办学校不接受随迁子女就读。但“孩子读书不能等”,于是我在当地租下旧厂房改造成教室,招聘了18名教师,办了这所民办学校。目前还有许多困难,如围墙和教室墙体不合规定,教室采光严重不足。

【星星点灯】

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我们农民工也希望将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经常加班,往往一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孩子在我们身边不是要遭罪吗?没办法,只好让孩子们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凯伦:应该给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界定相关责任,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细化留守儿童的寄宿管理,充实孩子的业余生活,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档案。

国家心理咨询师刘春燕:有很多夫妻结伴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托人看管,很易被社会上不良风气所染,成为问题少年。据调研,在押犯人中曾为留守少年儿童的比例达20.1%。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孩子的动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教授:2014年,“异地高考”将大面积实施,各省制定了有条件放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政策,或将给更多学生带来方便。

阅读

    材料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一篇篇流传至今的诫子文章和家训家诰,大多是将个人的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优秀品质与奉献牺牲、爱国主义等中华文化的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依靠这种家国同构、家国天下的共同意识和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历经数千年磨难而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孟母三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流传千古的家风建设故事不一而足,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努力成为贤才干将,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最深厚最滋养的土壤。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风汇聚而成国风。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同样涌现出很多以家风家教为载体的感人事迹。钟南山院士出身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对他说过:“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留下点东西,那他在世界上就不算白活了。”诚实、和蔼、执着,这些钟家优良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这位老者,在此次疫情中,他依然赤诚敬业、心念人民,始终冲在最前线。不仅如此,还有母亲曾在17年前抗击非典,女儿如今加入了援鄂医疗队;作为重症医学专家的父亲请缨奔赴武汉前线,不忘叮嘱儿子努力学习继续从医救人……家与国交融互通,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们都将良好家风凝华为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汇聚力量共抗疫情;明天,我们将继续毫不动摇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前进。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的母亲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诚,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屡建战功。后来岳飞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英国网友@Gareth Pillips:中国的行动力鼓舞人心。我想象不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意志和能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医院。

    美国网友@Frankie Taylor:我敬佩那些冲上疫情防控一线、全力遏制疫情的大无畏的中国人,还有迅速启动全国疫情防控体系并建设专门收治医院的中国速度。

    印度网友@Naveed Dar:勤奋的中国人民团结互助,全社会上下一心、互相配合,强有力的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民众和救治患者。

南非网友@Dean Olley: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勇气令人敬佩!面对突发疫情,中国政府反应迅速、行动果断。

    阿曼网友@Shaum Rein:长期来看,中国的恢复能力很强。中国人民总是非常团结,他们在疫情期间,仍旧能保持乐观,彼此互帮互助。中国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勇往直前感染着我。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疫情期间,某课题组对部分90后、00后青年就有关问题展开调查。下面是部分调查统计结果。

   

    图一:未参与到一线防控工作的青年,采用其他方式参与战疫的占比。

   

    图二:疫情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调查结果(社会责任感方面)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任务二:阅读需要方法,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

古代名人的经典读书方法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①北宋文学家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②他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的这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

③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④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

⑤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

⑥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材料二

读书贵在谋心

鲁先圣

①其实,在我看来,正书和闲书,就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工作以后的专业书是自己知识的纵向部分,它们会使你深刻和专长;而那些闲书是你知识的横向部分,它们会使你丰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树,正书是你的主干,闲书是你的枝叶,没有枝叶的主干必然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主干的枝叶也无以繁盛。

②正书必须读好,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它是你立足的基础。但是,正书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快乐而是负担,因为这种阅读是被动的,或者是强制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枯燥乏味的课堂阅读,没有多少人留恋。但是,闲书的阅读就截然不同了。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读闲书的人,都是兴之所至,趣味盎然的。课余时间校园一角的沉醉,火车上旅途中的快意,躺在被窝里的会心一笑,哪个不是启发灵感的阅读共鸣?

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闲书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强迫,没有功利,纯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真正打开属于自己天赋的灵田。很多人在人生路的中途独辟蹊径,答案正在这里。一个农民成了作家,一个医生成了诗人,一个教师成了画家,不都是因为他们横向的寻找吗?

④处理好了正书与闲书的关系,也就知道自己读书是谋生还是谋心了。

(有删改)

材料三

小陈同学读书完成情况

年读书数量

80本

批注和记笔记方式

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

阅读效果

完全忘记了书本内容,更无法将书本知识内化成能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