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

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家庭收入

外出给父母打招呼

主动做家务

不与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

35%

10%

60%

10%

30%

5%

5%

否定

65%

90%

40%

80%

70%

70%

90%

从不

10%

25%

5%

(摘自互联网)

材料四:

天津市对多所学校中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不少受访学生坦言,他们并不觉得记住长辈生日、帮父母做饭就是孝心的体现。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中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臭,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协会专家组成员魏永田表示,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针对独生子女的“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给予“孝心”教育更多的关注。

(摘自互联网)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 B、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 C、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D、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
(2)、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孝道在传统教育中的表现和地位。
(3)、综合以上材料,请对学校校长提出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高速公路上的弯道》,回答下列问题。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

    ①《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之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②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公里﹣6公里。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公里,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

    ③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里懈怠,诱发“飙车”欲望。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

(选自《百科探索》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互联网恢恢

    ①其实即便没有斯诺登的提醒,你的上网习惯也早已随着一举一动被记录在册。

    ②打电话订餐,肯德基接线小哥已经报出你的名字,问是否需要和上次一样的汉堡。或老实尝他们的豆浆。航空公司在你注册会员之后,便了解到你喜欢窗边还是过道的座位,是否经常要托运行李。还有你的医疗和财务记录,你在社交网络上和他人的互动,你上传到云端的上周到郊外旅行的照片。即使几乎没有任何网络痕迹如斯诺登者,我们也可以从他女友的博客中看到,这个人平日沉默寨言,很少与夏威夷的隔壁邻居打招呼,他的高中校长根本想不起这个名字。

    ③Coogle知道你是谁,当然Faebook也是一样。对于隐私,本质上我们变得越发漠然,而这恰恰是很多人不愿承认的现实。

    ④据IBM统计,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新数据,现存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中产生的。如果觉得这些数字太冰冷,想想饭桌上那些手不离手机的同伴和自己,本质上,我们是多么热爱这一切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就和在禁闭岛中无异。

    ⑤当你享受这一切便利的时候,也更多地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注意力之下,如同生活在一个透明的鱼缸内。很长时间以来,你只感觉能看到地球另一端朋友家院子的样子是多么方便和神奇,即便Google也承认街景地图的部分数据采集侵犯了公众隐私。

    ⑥或者想想看,你试图阅读过那些繁冗的隐私条款吗?至少我每次都恨不得旁边的下拉条能再短一些,能赶紧点击底端的“我同意”。Google当然提醒过它修改了隐私协议,但我没有半点耐心去比较前后的差别。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放弃它的一系列产品。

    ⑦无论是Google还是Facebook,其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强烈吸引用户暴露自己的更多信息,并借此获得更多利润。不过比起能跟朋友热烈讨论一本新书,你也不会介意亚马逊接下来可能向你推荐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者当一个朋友通过Email跟你说起他新养了一只狗,Google就会推荐驯狗视频。

    ⑧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就像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都像吸尘器一样吸附关于你的各种信息。如果你没有定期修改密码,清除电脑里的Cookies(一种在浏览器里追踪用户上网记录的文件),发任何内容前都不假思索、毫无顾忌,那么你的一切隐私将可能暴露在公众之下。当你走入互联网这扇大门,无形中就已经“缴械投降”。据《纽约时报》的报道,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拥有一台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来破解保护信息的编码。

    ⑨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也很无奈。如果不想泄露太多隐私,我们除了要加强个人防范意识,还要试着接受一点:现实生活总比网络更精彩。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地震伤亡谁决定

①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西南和西北处于欧亚地震带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关于地震的记载历史超过3000年。根据记载,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②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12月20日,地震造成甘肃、青海两省131人死亡,980人受伤。与积石山地震发生时间仅仅相隔1天,12月19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同样是10千米,但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③或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震源深度相等、震级相差不大的这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地震的伤亡情况到底由什么决定?

④要认识上述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或构造活动导致的地球内部突然失稳而产生的剧烈震动,是地球快速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每年,地球上都会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绝大部分是人类感觉不到的,也就是无感地震。通常,只有当震级大于5级时,才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这种人类能感觉到并产生了破坏作用的有感地震被称为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常常引发火灾等,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如2023年,我国大陆共发生震级在3级以上的地震561次,其中震级在5级以下的地震549次,占比为98%,5级以上的地震占比仅为2%。

⑤所谓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或者说强弱的标志,代表一次地震可以释放多少能量。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动也越厉害。震级通常用M表示,震级在2.5级以下的地震一般被称为小地震,震级在2.5~4.7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差30倍。像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20余次,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是青海门源地震,震级为6.9级,致使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4省(区)17.1万人受灾,损坏房屋9.5万间,兰新高铁中断,直接经济损失32.5亿元。

⑥那么,是不是地震震级越大,破坏性越强,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也越大呢?事实并非如此。震级强弱只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并不意味着该次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因为地震造成的破坏性还与震源深度有关。震源深度即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源深度越浅,地面的震动越大,其影响力和破坏力越强。如2022年1月2日发生在云南宁蒗的5.5级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震源深度只有10千米,因而地震烈度仍然较高,共造成近87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部分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

⑦除了震级和震源深度,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和人员伤亡情况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⑧一是人口密度。同样的地震强度,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越大。如同样为5.0级地震,2022年发生在云南红河州的地震造成4100余人受灾、700余间房屋受损,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地震却未有人员伤亡报道。同样在2022年,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在6月发生的5.8级、6.0级地震造成近57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而7月发生在新疆皮山的5.1级地震、阿合奇的5.2级地震,由于发生地地广人稀,均未造成人员伤亡。2022年8月,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由于震中人口稀少,也未造成灾害损失。

⑨二是地貌因素。发生在山区及丘陵地区的地震往往会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具有放大和叠加效应,进而引发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6.1级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滚石等次生灾害造成4人死亡。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由于震中位于川西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高差变化大,诱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震后统计,该次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联人员中81%为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滚石等所致。

⑩三是建筑物质量。抗震等级高的建筑物,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成的人员伤亡往往更小,而土坯房、砖混结构建筑物更易在地震中受损,在地震来临时容易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2023年12月19日发生在积石山县的地震造成1万多间房屋倒塌,20万间房屋受损,就是由于震中和受灾区域多为砖混结构的农村自建房。

⑪四是地震发生的时间。凌晨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更大。这是由于凌晨通常是人们熟睡的时间,地震发生瞬间人们来不及躲避。被列入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就发生在凌晨3点。造成60万人伤亡的海原大地震(也被称为海固大地震)发生在1920年12月16日晚20时。

⑫五是人的因素。地震一旦发生,决定伤亡情况的就是人的因素,也即抗震救灾的反应能力和水平。相关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后的24~48小时是最佳搜救时间。因此,震后的快速应急能力和抢险救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往往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

⑬此外,地震的提前预报预警也能有效减少和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有声阅读的“有声”,主要是指有声语言,也包括音乐、音响等,有声是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有声阅读区别于纸质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相关调查显示,有声阅读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模式,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76.72%。46.36%的有声阅读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交通工具成为有声阅读的重要空间。 

(摘编自《2021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

【材料二】 

近年来,有声阅读的兴起和繁荣,有效地推动了社会阅读文明的构建。有声阅读有可听的、与文本相应的音频,许多经典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已纷纷上线,使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切实可感。“听”和“看”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体验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大量高水平、高质量有声阅读产品的出现,逐渐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不仅使有声阅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而且在推动社会阅读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高国庆、马玉坤《有声阅读价值论刍议》)

【材料三】 

①作为有声阅读的方式之一,听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 

②所谓言语知觉的制约,是指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声音在20-30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50%:增至50-60分贝,可懂度达到90%-95%;到了140分贝,人就会感到头痛。此外,一些噪声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也会很大。 

③情绪感知则是指听真人朗读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影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不像看文字时可以自己主导情节、节奏等,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听语音合成的朗读,技术上暂时还没有办法灵活地控制分词、韵律、情感等,听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克服这些因素对理解连贯性的干扰。 

④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在看书的时候,10%-15%的眼球运功是有“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这个过程很快,我们有时候并没察觉,但这显然能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当然,这也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听书却通常不会倒回去重听,所以自然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 

(摘编自唐义诚、池文《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

【材料四】

长时间听书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危害。长期使用耳机听书会导致鼓膜受到刺激,从而影响到内耳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听力出现下降的情况。如果经常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会使大脑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使身体产生疲劳感,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以上材料来自网络,有删减)

阅读

材料一

春意惹人醉,陌上花正开。远眺高姥山,杜鹃花海宛如鲜艳的绸缎缓缓铺开。高姥山是浙江省第一个省级生态旅游区,因具有罕见的高山断层湖泊景观和成群灿烂的杜鹃花而闻名内外。

以“花”为媒,以节“圈”粉,花开四季,花节相融。近年来,磐安更是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找到了发展的新机遇。2023年,磐安以“云伴山依  花样磐安”为主题,相继举办了樱花节、杜鹃花节等活动。接下来,磐安还将深入推进“樱花谷”“杜鹃谷"“银杏谷”“玫瑰谷”“芍药谷”五大花谷等项目建设,绘就“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文旅融合新画卷。

(新华网2023.4.26)

材料二

近年来,武义县紧紧园绕生态、绿色做文章,高标准推进“美丽河湖”创建,高质量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充分挖掘治水文化和人文历史,有效提升河湖生态景观,

一条条“美丽河湖”如同一条条细微的血管,将美丽乡村串联成珠,也带动了“美丽经济”的发展。在柳城镇全塘口村,满糖沉甸甸的莲蓬傲然挺立,在微风中轻揉慢曳,莲间,鱼鳖共泳,悠然自得。莲农们熟练穿行于荷塘间,拔开层层碧绿荷叶,细加找寻“增收富果”,眉眼间满是欣慰与喜悦,截至目前,该村具有“莲鐅”共养基地50亩,整村收入增加50万元以上。

(五水共治2023.8.15)

材料三

“这些秸秆重1600公斤,可换有机肥1600公斤。"11月2日上午,唐先镇葡萄种植户施汉波将自家的葡萄枯枝秸杆运送至收集点,换取有机肥料,据他估算,平均每年每亩地的秸秆可交换三四百公斤有机肥,能减少40%的用肥成本。

唐先镇系“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每年葡萄剪枝产生秸秆约1500吨,过去普遍露天焚烧秸秆,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对此,我市在2017年率先提出“秸杆换肥”模式,科学处置秸秆,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提高至 98.33%,“秸秆换肥”模式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专家肯定,并向全省推广。

(永康发布z023.11.5)

材料四

丽水九龙湿地公园,每年3一4月,成千上万萤火虫在林间飞舞,如繁星闪烁,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前来观看。

“湿地精灵”萤火虫对陆栖或水栖环境要求十分严苛,其生存繁育需要水质干净、环境湿润、食物充足的环境。自2013年首次大批量出现萤火虫聚集栖息后,九龙湿地十年接力悉心呵护这些小生灵,打造出了华东地区的“旅游打卡胜景”。

专家认为,九龙湿地萤火虫的密度与数量非常惊人,这得益于瓯江独特的生态条件,这种潮湿、润泽的环境,非常适合萤火虫的生存。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持着法布尔的精神。"*我们建议加大保护力度,另外我们也建议今年的赏莹活动能暂停,给莹火虫一点种群恢复的时间。”守望莹火虫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萤火虫博士付新华如是说。

(丽水网2023.3.20)

材料五

(《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

小木搜集了资料,请阅读研学单,完成任务。

宋韵研学单

材料一:

材料二

ㅤㅤ2022宋韵书单包括《大宋开国》《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宋代士人阶层的女性》《苏轼十讲》《宋代文学十讲》《宋诗鉴赏》《德寿宫八百年》《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在田野间看见宋》《南宋建筑史》等书籍。

材料三:

宋韵中的精髓

ㅤㅤ1004年,刚刚拜相还不到一个月的寇准就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辽国出军十余万,南下攻宋,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黄河边。寇准有心北上退敌,但不少官员却力主南逃,一时人心惶惶。很快,他就遇到了自己的知遇之人——副宰相王旦。在两个人的协力主导下,宋真宗最终下定决心亲自北上督战,最终宋辽双方签订合约,为北方边界开启了近百年的和平。

寇准是个直性子,讲话口无遮拦,没少得罪王旦。但惜才容人的王旦似乎从不在意,直到王旦临终,真宗询问身后何人可以为相时,他还是首先推荐了寇准。

正是这些白衣卿相们的君子之交,凝结成不计恩怨、求同存异的时代精神,才化而为传颂至今的独特宋韵气质。

ㅤㅤ1069年,刚过而立的苏轼忧心忡忡地给神宗皇帝上了一封《上皇帝书》。彼时王安石变法刚刚兴起,目睹变法中诸多不便的苏轼在书里抗辩道:“国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于强与弱。“

ㅤㅤ四年之后,与苏轼政见相异的王安石,也在一次西北用兵的廷议上,向神宗皇帝大声疾呼:“功名如梦幻,气节之士,岂肯摧气节以就功名。”

ㅤㅤ在道德与气节问题上,两个一生的政敌明显见地一致。

人们总爱用强唐弱宋来形容这两个相隔不久的时代。宋朝这个长期与北方游牧民族割据共存的中原王朝,似乎从一出生就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但也正在这忧患之中,一批文人士大夫视天下为己任,道德气节超越了功名富贵,上升为人生价值的首位。

ㅤㅤ宋韵中的精髓,正在于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在于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在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ㅤㅤ这些纵横浩气根深脉远,沛然生长,最终汇聚成了宋韵的精华。

(根据安蓉泉教授现场讲授整理,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