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作业大检查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搬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王融,字元长,琅邪临沂人也。父道琰,庐陵内史。母临川太守谢惠宣女惇敏妇人也教融书学。融少而神明警患,博涉有文才。举秀才。融以父官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

(选自《南齐书·王融传》,有删改)

【注释】①弱年:少年、弱冠之年。②绍:承继(前业)。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融而神明警惠

②弱年便欲绍家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内集/吾三省吾身 B、胡儿日/在川上日 C、白雪纷纷所似/将复 D、撒盐空中差拟/匹夫不夺志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博涉有文才。举秀才。

(4)、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母临川太守谢惠宣女惇敏妇人也教融书学

(5)、蔡元培先生有一句名言:“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请你结合两篇选文,谈谈在少年时期家庭对成长的意义。
(6)、下列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 B、“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展开,写登山所见。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D、这首诗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如果说城市是一座座砖砌的奶桶,乡村只是一头头散落田野的奶牛。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却很少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注意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里。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