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月光院落

我迷恋月光下的事物由来已久,即使含着虚伪,也比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来得真实。今夜,月华如水,银辉遍地,竹影碎摇,穿林带叶,就让我顺着月光洒落的方向,对月光院落展开一次深情的凝望。

院落的青石板路面上还散发着人间烟火的味道,但它只能在月光下以倔强的性格、静默的姿势守望。涂改院子的黑色剪影,一向是月光的权利。锯齿状的屋檐也表现得俯首帖耳,表情恭顺而生动。露宿院落的妻,当仁不让地成了月光院落的主人。劳累的鼾声夹杂着不知疲惫的蛙声,此起彼伏。恍然惊醒的她或许感到了深夜的凉意,想掀起簿被裹住身体再入梦乡,不料拉抻的却是屋檐下的一卷月光,不得不起身回屋,倒床安眠。

月光本来是比较慵懒的,它没有任何急于要完成的任务,醉卧沙场的明亮铠甲和横陈竖列的葡萄美酒,它定会一视同仁,所以它具有随遇而安的本性。月光泻入江水,就不得不与大江为伍,成就“月涌大江流”的奇观。 月光与院落相伴,则以修改院子、戏弄阴影为赏心乐事。劳作一天后的院子,是很愿意接受月光的清洗和抚慰的。衣服堆放在脚盆内,尚未晾晒,它们阴暗凹凸的轮廓,是按照月光的意愿涂抹的,它们的线条呈现出月球上环形山的形状,这种涂抹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让月光找寻到家的感觉。

院子里,妻种的兰花、刺玫、紫苏,还有一些野草闲花,在月色中显得愉悦安详。它们白天争奇斗艳的好胜心,在月光的统一调度安排下荡然无存。因为月光之色的公平仁慈,不以价值高低而对谁有所偏私厚爱,所以,一把久遭遗弃的小竹椅遍体发亮、熠熠生辉。它,为这午夜的辉煌而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它,也因此成为月光的皈依者,以受过伤害的名义,郑重地倚躺在院落一角,与心有善念的月光握手言和。

随着后半夜转凉,跌落地面的月光就开始咀嚼寂寞,同时开始艰难地搜寻墙角的一条虫,或者一只乱舞的飞蛾,希望借助它们的爬行或者飞行,重获驿动的生命。院落很静,一片月光就是所有的月光,抬头看到的是月影下的瓦楞草在风中摇摆着它的人生。还有就是长宽一致的一方月夜,像一口方井,让我仿佛看到白光之下一群打水的人和一路落下的水渍。井台边不小心洒下的井水,没有目标似的流淌,井台边发生的陈年旧事像一杯酒,不能尝,一尝就会醉,醉了就会心痛。

在父亲堆起的麦垛上望过月,在阳台上望过月,在旅途上望过月,月光下的人生透着湿漉漉的分量,又怎能轻易提得起,怎能轻易放得下?人生不能重新选择,月光少年的马蹄只是无羁岁月的一个印记,能重新选择的最多只有在一个美丽的月夜,让月光打湿睫毛、打湿发肤、打湿心灵。

安静,让院落如此美好。高层住宅的鳞次栉比、都市霓虹的意乱情迷,早已无法让明亮的月光照到城市人的窗前。在被明晃晃的城市的夜一次次刺痛心灵之后,才猛然发现:只有院落的月光,才能将善感的纸笺打湿;只有淡泊的秋天,才会在心头泛起涟漪。

(1)、作者面对院落事物时对月光产生了哪些不同感受?按提示在表格的空白处填写恰当内容。

院落事物

作者对月光的感受

青石板、屋檐

月光是黑夜的掌权者、主宰者。

①  

月光具有随遇而安的本性。

花草、小竹椅

②  

虫、飞蛾

③  

(2)、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月光与院落相伴,则以修改院子、戏弄阴影为赏心乐事。

(3)、朗读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设计下面这个句子的朗读方案。

“在父亲堆起的麦垛上望过月,在阳光上望过月,在旅途上望过月,月光下的人生透着湿漉漉的分量, 又怎能轻易提得起,怎能轻易放得下?”

①朗读这个句子最合适的语气语调是 。

A.慷慨激昂 B.轻快愉悦 C.舒缓沉郁

②在朗读画线部分时,重音应该落在“  ”一词上,理由是  。

(4)、下面是一位同学归纳的“《月光院落》阅读策略”,找出其中两处错误,修改并说明理由。

①《月光院落》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②我认为阅读重点就是分析景物特征。③我用快速阅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④并结合其他作品对“月光”的描述,整理、概括出了“月光”的基本特征,感受到了月光院落的美。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让生命化蛹为蝶

每次经过学校附近的药店,我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修鞋人。他双腿截肢,两个空空的裤管在风中随意地飘荡。据附近的人说,那是他早年在工地上,从五楼摔下来造成的,他的生意一直不错,倒不是因为他残疾,而是他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A)每一天, 从那个地方经过的时候, 总是“故意”地往他工作的地方瞧一瞧。一个午后, 我拿着一双鞋要他修补,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笑, 那笑像清晨里的阳光,淡淡的暖侵袭全身。在跟他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他旁边一只纸质的蝴蝶和一些还未折的纸片。我拿起折好的那只蝴蝶,看了看,灵动,那飞翔的姿势伤佛就是一只奋力飞翔的真蝴蝶。

这个,您卖吗? 我拿着一个制作好的蝴蝶问道。

“嘿嘿, 不卖。 ”

“噗,那您折这些用来干吗。 ”

“你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吧。”他看了看一脸疑疑的我说, “这也是我的一个爱好,这么些年我一直像蝴蝶一样生活,我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化蛹为蝶。不过它救了我的命,呵呵!”

是啊, 一个修鞋的老人,编织着一只只蝴蝶,原来是在编织自己的生命。我不禁为老人的乐观和积极的精神所感染, 又对“不过它救了我的命”迷惑不解。我望着他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

看到我惊讶的表情,他淡淡地指着那双空空的腿说: “你知道,我失去这条腿才18岁,我大好的人生将在暗淡的岁月里度过,我曾经偷偷地背着父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每一次都是被人发现,渐渐地我的心死了……”

他从口袋拿出烟,点上,吸了一口,朦胧的晕圈在我们上空飘荡。

(B) “有一天,和我住同一病房的小女孩把她制作好的蝴蝶拿到床前,对我说:妈妈告诉我,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蝴蝶,我也希望哥哥也做一只漂亮的会飞翔的蝴蝶。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震,仿佛看到了一丝阳光。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慢慢接受无腿的事实,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成那会飞的蝴蝶。

我听着听着,泪水从眼角悄悄地滑落,我的心一颤,刹那间明白我所遇到的都不算遭遇,也点醒了我那近乎麻木的神经。

在我转身离开的时候,看到他跟他的妻子幸福地笑,我也笑了。原来,那些所谓的自尊, 勇气,毅力等都是我们自己束缚自己的“茧”。我一直在想,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会是怎样的幸福,还是平凡如常?

(C)以后每次找他修鞋,看着他娴熟的技艺和那一年四季不变的笑脸,我顿时明白:其实蝴蝶能不能飞并不重要,最让人欣慰的是那“破茧”的过程,重要的是他心中有一颗会飞翔的心。

原来,烟火尘世间,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那般健美与幸福,总会有困顿、残缺与疾病等, 阻挠我们生命前进的脚步。可是, 当遇见它们时, 千万不要沮丧,你只需,静下心,听岁月的流淌声, 以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和克服。这样,生命必然会在新的曙光里,破蛹成蝶!

现代文阅读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单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揪了两揪,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怪。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压抑,方才洗涤了个干干净净。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解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遮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也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棉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满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地应了,签诗的文字,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傍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几时。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贯穿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送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选自《西溪的晴雨》,略有改动)

现代文阅读

风调个方向吹

王晓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这是《国风》里写母亲与子女的诗。初读即爱,再读更喜。外人不知道,这段日子我们姐弟和老母亲经历了怎样的一段煎熬。

母亲十多年前从乡下老家到了几百公里之外的苏州,帮衬弟弟一家,做家务,接送孩子,多年如一日。母亲如一颗螺丝钉,嵌在家庭机器上。

假期,让母亲陪小孙子到我住的小城来补课,这样的理由才能让她暂时丢开一切,来我这里小住几日。母亲一刻不闲,把我楼上楼下犄角旮旯擦得亮亮堂堂,我们回家,还以为开错了门。我已过半百,还是她的孩子。她要把多年不能照顾我的缺憾补上。

我白天问问孩子的学习,晚上带奶孙两个逛逛吃吃。送她回苏州后,还带她去金鸡湖看音乐喷泉,去了观前街,尝了松鹤楼,又到葑门那边吃了肉汤圆,还点了鑫振源的大虾生煎和苏式面,乐得母亲跟一起剥鸡头米的老姊妹大谈这几天的新奇。

后来,母亲有点不舒服,我们都以为是小事。我的假期结束,要赶回去,便关照小侄女,带奶奶去医院看看。这一去,就被医生留下了。再和她通话,母亲的声音涩涩的,却硬气,说这么大岁数了,什么情况都能接受。我们不能接受。母亲苦尽甘来,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我也快到退休的年龄,正打算带着爸妈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吃没吃过的,看没看过的,弥补我远嫁的缺憾。

忙碌的弟弟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医院陪护。住院挂水,等待手术。那一天,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被雨淋湿的马路上残留着片片落叶。漫长的四个多小时,母亲说睡了一觉就做好了。手术过程中护士出来告知:快速病理检测是良性的。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医生又告诫,最终结果要等再检测。尽管还没百分百把握老母亲平安无事,但我们的心里都轻松了不少。事实证明,出院时最终检测结果仍是良性的。从手术到出院只用了三天,我的母亲闯过了这一关。我们并没有觉得医生之前的话危言耸听,相反,我们非常感激这样的警醒。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母亲还年轻,永远生龙活虎。我们孝顺的时间还很长很长,不争朝夕。

三年前,我动过一次大手术,感受过立在悬崖边的惶恐。痊愈后,格外珍惜生命,珍惜亲人。医院陪护期间,弟弟发了张病房里的深夜配图,说母亲住院才知道父母已老。一场病痛,让我们更加珍惜父母,体恤彼此。凯风自南,往后余生,风调个方向吹。退休后,如果有可能,我也到苏州去住。你听杜荀鹤在《送人游吴》里说得多好: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江南在左,亲人在右,夫复何求?

【注释】①选自2023年10月10日《扬子晚报》,有删改。②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比喻子女。③劬(qú)劳:劳苦。

古人在为亭台楼阁作记,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感,班级同学准备以《沧浪亭记》为蓝本拍摄短片。全班分成摄影组、字幕组、配音组、编导组等,开展以下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予以罪废 , 无所归。扁舟吴中,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沧浪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 [北宋]苏舜钦《沧浪亭记》(节选)

【注释】①以罪废:因参与“庆历新政”,37岁的苏舜钦被罢职,闲居吴中(今苏州),修建沧浪亭。②碕:弯曲的水岸。③榜:驾船。④幅巾:古代男子以整幅帛巾束头发。⑤踞:蹲坐。⑥锱(zī)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⑦磨戛:消磨。

【材料二】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材料三】

【A】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满缸。

——苏舜钦《沧浪静吟》(节选)

【B】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节选)

【注】①二子:指伯夷、叔齐,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②三闾:指三闾大夫屈原。③澄醪(láo):清醇美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