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盐仓24秋 九年级语文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古诗文阅读;谈话间,屋外飘起了白雪。炉火毕剥,我们望雪会文,探究意象“雪”的内涵。

【材料一】


 【明】罗隐

天工翦水 , 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嶒 , 深林窈窕;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垂钓,骚人跨寻诗;小酌清淡,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披鹤 , 纵步园林;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节选自《明文精选·闲赏》)

【注释】①翦(jiǎn)水:指下雪。“翦水花”是雪的别称。②高下:高处和低处。③崚嶒(léngcéng):高耸突兀,形容山势高峻。④窈窕:深远,幽深。⑤古刹:古老的寺庙。⑥蹇(jiǎn):跛驴。⑦黛眉:青黑色的眉,代指女子。⑧披鹤氅(chǎng):穿着鸟羽制成的外套。

【材料二】

寒淡如孤梅冷月,寒冰傲骨。

(节选自张岱①散文《王月生②》)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久坐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颌欱之,竟不得醉。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雪》)

【注释】①张岱:明末清初散文家,明亡后张岱不愿过清朝生活,披发入山,安贫著书。清朝官员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坚决拒绝。②王月生:明代歌妓,身处勾栏,然卓然傲立,冰清玉洁,“不喜与俗子交接”,故张岱书之。张岱虽为官宦子弟,但其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市井人物,并且他以平等开明的态度与他们交往。

【材料三】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注释】①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是在目睹了官场的黑暗混浊之后,他开始厌恶官场,到了晚年他更是不满当时蒙古贵族腐败落后的统治,不愿与统治者合流,选择了退隐的生活,此曲正写于此时。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

解释

沾衣不

课内迁移法:出淤泥而不(周敦颐《爱莲说》)

宜长松

查阅字典法:①修改;②治理;③修养;④长,高;⑤学习

(填序号)

貂裘

语境推断法: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

明月

成语推断法:日薄西山

(2)、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 B、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 C、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 D、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评
(3)、【材料一】的题目是《雪》,可是文中的画线句并未直接提及雪,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马致远作品的意境之高妙主要体现在“曲中有画”上,请你从画面和情感两个方面来赏析《寿阳曲·江天暮雪》中的这一高妙之处。
(5)、张岱的诗文中,经常出现“冰”“雪”。请从【材料一】雪的“四美”中任选两个角度,结合【材料二】,探究张岱对冰雪情有独钟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岳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慜谏死,公遥为诔词,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

【注】①安人:指张元忭之母。②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③杨忠慜(mǐn):明代大儒,谏臣。④诔(lěi):致悼词。⑤乙:读书时勾画记号。⑥扮(fěn):合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