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特训】小语三上 第二单元 7.听听,秋的声音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北大荒的秋天

严涛

①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②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③小河清澈见底 , ____,静静地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④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英,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____,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⑤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湿地,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选自《阅读》,有删改)

(1)、【思维导图】短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北大荒的秋天很美?从文中找一找,填到方框里。

(2)、【阅读要素】第②自然段中“五彩斑斓”这个词有点陌生,我能用找近义词或联系上文的方法,知道“五彩斑斓”的意思就是;通过联系上文,我还知道“五彩斑斓的锦缎”在文中指的就是
(3)、文中有两处内容被云朵挡住了,我能联系上下文,找到对应的内容。(在云朵里填序号)(A.红得像一团团火  B.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4)、在第④自然段中找出能帮助我们理解全段的句子。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第③自然段中的加点字词,让我们看到了小河又清又静的样子。

②阅读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大豆要丰收了。

③这篇短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带来的喜悦,朗读每一句话时,语速都应该放慢一点。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花

    世界上,花儿的品种繁多,色彩各异,假如有一天谁要选“花王”,那我就给荷花投一票。

    人们常说“牡丹为花中王”,可我觉得,牡丹除了有娇艳的容貌可供人观赏外,它还能为人们奉献什么呢?

    牡丹以它那娇艳的容貌摘取了“花王”的桂冠。它总是美滋滋地听着人们对它的啧啧称赞,然而,它既怕冷又怕热,对生活环境很挑剔,只能生活在肥土沃壤之中,而荷花呢,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可能有它的踪迹。

    我喜欢荷花,_________它美,_________是海棠般的红荷花,小姑娘般的粉荷花,_________那雪一样的白荷花,_________那么美。它到哪儿,就会给哪儿增添一丝幽雅。

    荷花家族中,美丽出众的要算白荷花了。雨过天晴,一朵朵白玉般的荷花玉立于片片翠绿的荷叶之中,绽开的花瓣像张张笑脸不住地向观赏者点头致意。荷叶上有许多小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恰似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小珍珠。水面泛起了波纹,小珍珠合并了,长大了,又合并了,成了一颗大珍珠,镶嵌在碧玉盘似的荷叶上。

    荷花除了能供人观赏之外,还对人们的生活有益处。你吃过荷叶粥吗?它是荷叶盖在粥锅上煮的,能清心去火。爽口的藕是它的地下茎,那藕节还是一味中药呢。你吃过莲子吗?它中央有个黄色的丝状物,那是荷花的胚芽,叫莲子蕊,虽然味苦,却是治高血压的特效药哩。再有花蕊、荷叶、荷叶梗也都是中药材。此外,据说鲁班还根据荷叶的结构造出了伞。

    荷花浑身是宝,但最可贵的是虽然出自污泥,但亭亭玉立,一尘不染。你说,荷花该不该戴上“百花之王”这预“桂冠”?

课外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交接(节选)

①老校长举起手中的小铁棒,敲响了挂在老槐树上的二尺长的钢管:“当———当当——当——”

②上课了,孩子们像兔子一般蹦进了教室。

③教室里一共才九个孩子,九个孩子却分成三个年级:三个是一年级新生,四个读二年级,还有两个是三年级的孩子。这些不同年级的孩子在同一教室里上课。这就是农村的复式教学班。

④这所小学是雾盖山村最偏远的一所小学。小学建在山坳,站在学校举目四看,尽是崇山峻岭,白云缭绕。这所贫困的小学,教室的墙是泥巴墙,墙上的裂缝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翁脸上的皱纹,房顶是杉树皮盖的,已经布满了青苔……

⑤老校长带着娟子走进了教室,一个稍大的男孩儿脆脆地喊了一声:“起立!”九个孩子立马起立齐声喊道:“老师好!”

⑥老校长环视教室一周,微笑着回答:“同学们好!”

⑦老校长和蔼地说:“孩子们,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你们的新老师、新校长,叫何娟子……从今天起,我退休了,今后就由新老师给你们上课。大家欢迎!”教室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⑧老校长继续说:“为了让新老师尽快认识你们,我现在开始点名……”

⑨“盘山伢。”

⑩“在这里!”一个个子最矮小,脑袋像萝卜头的男孩儿站了起来。孩子的鼻子下还挂着两行鼻涕呢!娟子赶紧掏出手绢,把孩子的鼻涕轻轻擦去。

⑪老校长对娟子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

⑫交接完,老校长喊了一声“下课”,九个孩子像小鹿一样蹦出了教室。

⑬老校长和娟子回到了办公室。老校长把办公桌上的备课本和作业本推到了娟子的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娟子呀,从今天起,这所学校和九个孩子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像待自己的亲弟妹一样待他们哪!”

⑭娟子说:“您放心回去吧,待会儿我送您下山……”

⑮老校长平静地说:“不用送,我已经决定不走了!”

⑯“为什么?”娟子不解地抬头看着老校长。

⑰老校长微微一笑:“我要留在这儿为你和孩子们做饭呢……”

⑱娟子深情地看着老校长,突然伏在老校长的肩头叫了一声:“爸……”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