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九月月评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磐石,石长百馀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 , 盖以倒影在水故也。紫溪又东南流迳白石山之 , 山甚极,北临紫溪。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对石,往往相捍。十馀里中,积石磊砢 , 相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争晖 , 名曰楼林。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

【注释】①盖:原来。②磊砢(luǒ):壮大的样子。③渐江:古音,即现在浙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石山之阴:由“达于汉阴”的“阴”为“水的南面”,推知此句“阴”义为“山的北面”。 B、山甚峻极:与“清荣峻茂”的“峻”同义,判断其义为“高大”。 C、反项对石:由原意“项”是“脖颈”,推测“反项”在句中为“背对”之义。 D、相挟而上:“挟”有“拥有”之义。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涧 下 白 沙 细 石 状 若 霜 雪 水 木 相 映 泉 石 争 晖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

(4)、有人认为《水经注》“写山致力于静态,写水着眼于动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两则材料阐述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②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