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跋傅给事

[南宋]陆游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会秦丞相用事以为功鼓恢复为和 , 非复诸公初矣。志士仁人抱愤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 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傅给(jǐ)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②翊(yì)戴:辅佐拥护。③丑裔:对金人的蔑称。④蔑如:浅薄不足称道。⑤消沮(jǔ):失败。⑥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有“或者”“有的人”“或许”等义项。文中“或裂眦嚼齿”一句中“或”字的含义,与课文《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或”字相同。 B、“非复诸公初意矣”的“意”与成语“出其不意”的“意”意思相同。 C、“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和课文《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观”字含义相同。 D、“死者可作”的“作”与课文《醉翁亭记》“作亭者谁”的“作”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B、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C、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D、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4)、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你结合句子意思加以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苏轼徙知徐州

①(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②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③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①春锸:箕春铁锹。③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④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