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盐仓24秋】九年级下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图1俄国(苏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图2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变化示意
运用“线索整理”中的相关史实,分别说明图1、图2中苏俄(联)经济在1921—1925年、1927—1937年期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计划是强制性的,“计划就是法令”……在短期内(1928—1937年)就 实现了工业化,从而为卫国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但这些排斥市场和 商品经济的办法后来都被固定下来, … … 以致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请根据材料对苏联模式进行简要点评。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治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日本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发布《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从此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五: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