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2024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学业水平检测卷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④其大旨⑤。自是⑥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署。
[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闻:听。③退:回去。④了:清楚。⑤大旨:大意,主要意思。⑥自是:从此。
①司马光生七岁。
A.出生 B.生长 C.生活
②至不知饥渴寒暑。
A.至于 B.到达 C.甚至
司马光听到有人讲,非常喜欢,回家后马上。从此。
神农①种五谷
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②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ěi)耜(sì)③ , 教民劳作,神而化④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选自《白虎通义》)
【注】①神农: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②至于:到了。③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④化:感化。
ㅤㅤ刘文正公①当乾隆中久居相位,颇为上所倚任。尝有世家子任楚抚者② , 岁暮馈以千金,公呼其仆入,正色告曰:“余承乏③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窭(jù)者也。”有赀(zī)郎④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其人嗫嚅而退。
【注释】①刘文正公:刘统勋,谥号文正,清代名臣。②世家子任楚抚者:任楚地巡抚的大家族的子弟。③承乏:谦辞,指暂时担任某职。④赀(zī)郎:官名,因捐资而得。
【材料一】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材料二】王戎自幼聪慧,王戎观虎、不取道旁李等故事可为例证。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他为官后,曾率大军至长江边进攻吴国。吴国灭亡后,王戎渡江安抚新附的吴国百姓,宣扬晋室威德恩惠。向武帝推荐吴国旧臣石伟为官,荆州百姓都对王戎悦服。王戎享年七十二岁。
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 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取二柑报之。 童子不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②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③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粗饭:粗茶淡饭。③待:等待。
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王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市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