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我们的学校

李先轶

①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中,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②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xī)。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溪……

③山溪里,飘着歌声。

④竹林间,荡着笑语。

⑤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dì)听。顿时láng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行林絮语……

⑥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

⑦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干壮叶密;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⑧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⑨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掩藏- 茂密- 探索-

(2)、“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这句话中把同学们比作,一个“飞”字形象地写出了同学们进入教室的速度,表现了同学们,的特点。
(3)、下面对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孩子们悦耳的读书声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孩子们上课时的认真。 C、“和山雀对话”展示出孩子们上课时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画面。 D、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上课时认真学习的赞美之情。
(4)、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学会合理想象。读着“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5)、你的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写一写吧。(写出两条)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奇特的家书

10 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我留意过,“多吉”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多吉是布依族人,来自贵州的黔南自治州。

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多吉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就飘了出来,竟是一片树叶!只见那叶子在空中翻转了几个来回,缓缓落到了地面上。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我爹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盲人。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很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给她准备了上百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我对娘说,如果她平安,就寄一片桉树叶给我。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不是一片,而是两片。干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娘就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她还说,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 ”

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比。我听到了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那天,我第一次真切理解了这个词语——大爱无言。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 光 汤

徐 徐

    ①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凝起了一层透亮的“薄霜”。

    ②晚上,月光很亮,父亲便带我去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漂在水面上历历可见。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

    ④月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于是,鱼儿纷纷咬钩,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

    ⑤我有些饿了,父亲索性找来一个废弃的陶罐,就着湖水洗净,然后支在火堆上----他要煮一罐鱼汤。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

    ⑥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喝下这白白净净的月光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生难忘。

    ⑦更多的时候,父亲把精力全给了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率,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月光下,父亲和我一人负责拉劝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泉水,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救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我们,给我们照明嘛!”

    ⑧暑假时,父亲常去集市卖红薯,凌晨两点便要担货出发。夜行山路,我替他打手电筒,给他壮胆。倘有明月当空,父亲便会独自上路,不要我陪。月光,便是他的伴,他的明灯,他的保护神。

    ⑨中考那年,我考得不好,没能被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录取。一天晚上,父亲和我纳凉闲聊,他说:“____”父亲的话点拨了我,让我重拾信心。后来,我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⑩一罐月光汤,一车月光泉,一弯月光路,我终于读懂了父亲: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申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

    ⑪在父亲看来,若是觉得人生苦,根源是心里有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何种不顺,只要心能常被月光滋润,不干涸,不开裂,人生便有希望和奔头,心也就不苦了。

(选自《意林》,有删改)

读书再读书

李晓玲

①一位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石头捡得太少了。

②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③…………

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⑤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们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们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们身临其境。

⑥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们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们会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们心中开放,并潜入我们的气息。

⑦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⑧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了,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⑨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⑩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吧。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