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材料一: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材料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胡绳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