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单元卷(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在和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注意到了环境问题。为此,大家参与了“全国低碳日”宣传周活动,下面是相关材料。

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且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团结起来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做绿色出行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为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蓝天白云常驻,让繁星闪烁永存!为此我们提出倡议:

▶健康生活,低碳出行。积极践行“135”绿色出行方式:1千米内步行,3千米内自行车骑行,5千米内选择乘坐公交、地铁,做到少开车、少烧油。

▶规范行车,绿色交通。对运行车辆及时检查维护,确保废气达标排放;购置低排放、低油耗的车辆或者新能源车辆。

▶合理安排,错峰加油。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强烈照射时段加油,鼓励选择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期间加油,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1)、结合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益健康但效率低下的出行方式。

②爸爸利用午休时间去给汽车加油,是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

③购置低排放、低油耗的车辆是为低碳出行助力。

(2)、为“全国低碳日”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3)、一些景区为了减少尾气污染,在景区外围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禁止自驾车辆、旅游大巴驶入景区,给游客带来了不便。游客步行到景区既耗时又耗费体力。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举一反三
电子产品迅速发展的今天,你支持电子阅读吗?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阅读任务。

电子阅读

ㅤㅤ材料一: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除了方便快捷,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让人随时随地的阅读,还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以一个容量为4G的电子阅读器来说,它能容下约3000本电子图书。而如果要制造这3000本纸质书,不仅需要砍伐30多棵树龄在20年至40年的树木,还得大约耗费150吨水、900度电、1.8吨煤和450公斤化工原料。

ㅤㅤ材料二:如今,电子书阅读早已司空见惯,在不少城市早晚高峰的地铁上,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电子书的受欢迎程度。一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9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79.3%,较上年提高了3.1%。

ㅤㅤ材料三:读屏造成的眼疲劳程度比读纸质书更高,而视觉疲劳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度阅读时。从读者群体来看,青少年电子书阅读时长的增加,也引发了家长对孩子眼睛近视的担忧。人们愈发担忧电子阅读的负面作用,如何规范电子阅读设备的使用,降低电子阅读对人眼的伤害都是目前较为重要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这也纸质书籍面对时代发展的冲击所具备的优势之一,也正因此,纸质阅读目前仍无法被取代。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一)五花山(节选)

薛卫民

①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②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③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选自《五花山》,有删改)

(二)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节选)

冯骥才

①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长方形花盆全都鲜花盛开,绚烂的颜色好像是从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②许多商店用彩色的花缠绕在门框上,穿过这门就如同走进花的巢穴。③按照惯例,城市公园年年都用鲜花装置起一座大表,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④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⑤于是,维也纳的灵魂——音乐与花,全叫它表达出来了。

(选自《维也纳情感》,有删改)

(三)庐山的云雾(节选)

张建恒

①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②云雾弥漫山谷,像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又像是巨大的天幕。③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④眼前的云雾,刚才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选自学科网,有删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金色的草地(节选)

[苏联]普里什文/著 茹香雪/译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二)大地的舞者

彭忠富

①春天到了,山坡上、草地上、沟渠里、路边到处都可以看到蒲公英的影子。它的叶子呈锯齿状,花茎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蛛丝状毛。开花了,黄色的花朵充满朝气,形状像灯笼,因而乡亲们又称其为“灯笼花”。

②到夏秋交替之际,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我见到蒲公英,常常蹑(niè)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欣赏。欣赏够了,我才对着花冠猛地吹一口气,那些小小的“降落伞”便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③母亲也对蒲公英感兴趣,她说蒲公英是草中的“真英雄”,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因此,母亲每年都会挖蒲公英来做菜吃。首先____;然后____,加____,这就是凉拌蒲公英了。

(选自《农村·农业·农民》,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