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向日葵
“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知道向日葵是从这首诗开始的。从老师那儿得知,向日葵是向着太阳转的。早晨,花儿向东。到了下午,花儿又转向西。儿时,我就对向日葵充满着仰慕和好奇。我曾在我家的菜地里种过向日葵,那年,我种的向日葵长高了,长出了花瓣,我有事没事就会跑到菜地里去看,看花瓣是不是会向着太阳转。我看见,上午下午向日葵的花儿朝向不一样。我觉得好玩,但花儿为什么向着太阳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
去年夏天,我去了趟新疆。在新疆,我目睹了从没见过的那么大气势的向日葵。那天,我们乘坐的车经过喀纳斯湖,出了布尔津后,车在如诗如画的新疆的天空下快速奔驰。车内,刀郎的歌声粗犷豪放,荡气回肠;车外,一路上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让人心旷神怡。快到哈巴河时,突然,我眼前一亮,一望无际的向日葵,正迎着太阳在微微转动,朵朵向日葵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从没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漂亮的向日葵。在我的请求下,车停了下来,我目不转睛地望着,仿佛望着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仿佛望着一张张澎湃的笑脸,仿佛望着一颗颗赤胆忠心。
我站在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哈巴河边,欣赏着这波澜壮阔的灿烂,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葵花子,聆听着新疆的朋友给我讲述的美丽的传说。凡是花都有花语的,如牡丹象征荣华富责,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向日葵的花语是“欢颜”。传说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一见面,她的眼睛就发亮,就迷上了太阳神。可是,太阳神没有回应。尽管如此,女神痴情不改,转而化身为一朵花,天天对着太阳绽放着她美丽动人的笑脸,诉说着她海枯石烂、永远不变的爱恋。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叫作向日葵。
看着这大片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向日葵,听着这动人的故事,我在想,任何灿烂的背后是不是都有一种坚强和执着?向日葵为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为什么总是坚持不懈地绽放着绚丽笑颜?我在想,向日葵的精神多么可贵,我们军人,也需要有这种忠诚奉献、绽放美丽的精神,也需要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超然的境界,也需要那种执着、坚定不变的信念!
①形容极其忠诚。
②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绝唱
严阵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里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鲜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看荷花。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 , 在阳光的照射下 , 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批注: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水露的晶莹、圆润,展现了带露荷叶的美。 |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 , 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 , 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批注:____ |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枯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