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情境题自测卷

阅读理解

香甜莫过槐花饼

    故乡的槐树极多,一簇一簇的,一片一片的,弥漫了村庄四野。槐花开放的时节,远远地,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小村就浸在槐花的清香里。

    每当这时候,母亲就在长竿一头绑住一个小铁钩,钩住一束槐花,一拧,很清脆的一声响,那束槐花就落在我篮子里了。很快,小篮子就装不下了。我便从中挑选那开得茂盛的、齐整的几束,盘成辫子,缠在脖子上。哪怕被浓郁的香气熏得头疼,每年我还是乐此不疲。

    母亲先把那些新鲜的槐花小心地捋(lǚ)下来,在清水中洗净,再用笊(zhào)篱捞出来,平铺在木板上晾干,收到菜板上稍剁几下,然后收到盆里开始加面、加鸡蛋和盐,我就绕在母亲身边打下手,槐花饼的香味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升起来。母亲把这几样搅拌均匀了用力揉,然后分成拳头大的块,擀成薄饼。锅里的油已烧至八成熟,母亲把饼放进去,嗞嗞的响声带着香味弥漫到屋子的每个角落,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下来。起锅装盘,咬一口,外酥里嫩,鸡蛋和面的香味,槐花的香味,杂糅在一起,沁人心脾。这时候,母亲经常站在我身旁,笑盈盈地看着我狼吞虎咽。

    那时,每天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总是先拿上母亲做好的槐花饼,爬上枝干遒劲的老槐树,让美丽素洁的槐花拥抱着我,面对着恬静的故乡原野,一边吃美味的槐花饼,一边浮想联翩。点点洁白的槐花散发着清香,槐花饼的香甜让我不再饥饿,也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如今,只要春天一来,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槐花,想起母亲用槐花做的清爽可口的槐花饼。如今栖居于城市一隅的我,对它们的印象,随时间的流逝反倒更清晰了。也许,这便是所谓的“情结”吧。就像先民们用来记事的绳疙瘩,它让我时时记取着自己生命的初源和根本。(有删改)

(1)、槐花为“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下面是对文中作者回忆内容的概括,请按文章描写的顺序给下面的回忆内容排序。(填序号)

槐花开放的时节,小村就浸在槐花的清香里。

每天放学后,“我”拿着香甜的槐花饼,爬上老槐树,感到无比幸福。

母亲钩槐花,“我”就捡槐花。

母亲做槐花饼,“我”来帮忙打下手,然后狼吞虎咽起来。

(2)、选文第1自然段“小村就浸在槐花的清香里”,句中的“浸”字表现了(    )
A、槐花的香气四溢,无处不在。 B、槐花浸泡在雨水里散发芬芳。 C、槐花开得茂盛,到处都是。 D、槐树特别多,遍及村庄四野。
(3)、下面动词是从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摘录出来的,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填空。

捋、洗、捞、晾、剁、揉、擀

这些词语描写出了母亲的,也表现了槐花饼对“我”的巨大

(4)、(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将本文抒发感情的方法和本单元的课文进行对比,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像课文《桂花雨》那样,描写童年的快乐回忆,寄托深情。 B、像课文《落花生》那样,根据事物的特点引发我们思考:做人要勤奋,不要忘记生命的初源和根本。 C、像课文《白鹭》那样,寓情于物,表达喜爱与赞美之情。 D、像课文《珍珠鸟》那样,写自己对槐花和槐花饼的情感变化过程,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5)、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最后所说的“它让我时时记取着自己生命的初源和根本”。

不管游子的旅程走得多远,也是从乡村的小路走出来的,生命的根本永远植在故乡。

——选自《又恋乡村》

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选自琦君《家乡味》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迟到(节选)

文/林海音

    ①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 竞)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②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要求 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③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站到床前,瞪着我:

    ④“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⑤“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⑥“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⑦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 固然)有勇气不挪动。

    ⑧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鸡毛掉子,我挨打了!

    ⑨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上学。

    ⑩我坐在放下雨蓬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裙子向下拉了拉,想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⑪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原 缘)故。

    ⑫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⑬正在静默的当中,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原来是爸爸站在窗外,那瘦高的影子!

    ⑭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招我出去了,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⑮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⑯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由于这件事,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课外精段探究。

____

    ①一天晚上,我在机场候机,离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我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悠然地看起书来。

    ②我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坐在我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从放在我们座位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随手塞进嘴里。

    ③我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我读着书,使劲嚼着甜饼,可那个“偷饼贼”继续在减少我的甜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气愤,我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

    ④我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我想看看他会怎么做。

    ⑤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递给我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

    ⑥我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心中想道:“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儿意思,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

    ⑦当我的航班通知登机时,我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我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再看一眼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人。

    ⑧我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找寻那本已经快看完了的书。当我把手伸进行李包,我因意外而惊讶得目瞪口呆。这是我那一袋甜饼!

    ⑨“如果这是我的,”我喃喃自语,“那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可是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我是那样难过,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我自己!

馒头的故事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中国军队同日军在怒江沿岸接火。在距前线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大胡子连长。两个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到前线。那里,中国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4天没进一口粮食,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再坚守24小时。卡车在公路上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连长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③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就在这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④大胡子连长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

⑤忽然,大胡子连长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吓人地撑着皮肉,一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连长。

⑥大胡子连长浑身战栗着,一边是饿着肚子和日本鬼子拼命的中国将士,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姑娘。他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线的将士们已经4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⑦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⑧小女孩睁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连长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给他:“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叫小翠。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馒头默默地送上车去,然后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块块石头填炮弹坑。车队终于怒吼着向前线冲去。

⑨一周后,大胡子连长回到陷车的地方,找一个叫小翠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说,三天前她饿死了。大胡子连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所有的中国人会为你报仇!”

⑩34年过去了,这位大胡子连长一直记着那个被女孩咬了一口的馒头,临死前说:“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课外阅读。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 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 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 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 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 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课外阅读。

①古时候,有一个人家里非常穷,衣服上全是补丁,家里的米缸里蜘蛛网到处都是。他走投无路,只好四处借钱,买进了画画用的家当开始作画。可是,他一日画一幅画,一年都没有人来买。他看到没人来买自己辛辛苦苦画出来的画,心里很是困惑。
ㅤㅤ②他为了解开这个困惑,便上山(寻找  找到)一位隐居的大师。一路上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但他求师心切,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看见前面隐隐约约有一座草屋。他欣喜若狂,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飞快地跑上前。到了门前,他(轻轻  重重)地地敲着门。过了一会儿后,门缓缓打开,一个童子走出来问道:“您找谁?”他高兴地说:“我来找大师请教。”这时,里面传来大师的声音:“进来吧。”他小心翼翼把脚踮起来走路,生怕踩坏了园中的植物。他走进了屋子,上前施礼,随后问道:“大师,我有一个困惑,您能帮我解开吗?”大师点了点头:“说吧。”“我一天画一幅画,却一年没有人来买,为什么呢?”大师笑了笑说:“你倒过来试试,一年画一幅画,恐怕一天就可以卖出去了。”
ㅤㅤ③这个人并没有急于回家,而是去看桃花树。现在正是春天,桃枝萌生新芽,几个星期后,长出了粉红的花朵,满枝都是,像一朵朵燃烧的红霞。他顿时灵感大增,马上拿起笔,画了起来。他每天画几笔。时间像飞箭,转眼一年就过了,他的画也正好完成了,画中桃树生动的形象令人陶醉,宛如身临其境。最后,这幅画以高价卖出,他突然茅塞顿开;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认真、要持之以恒,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课外阅读。

石 枕

①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②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小映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他的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好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拄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③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你的腿已经废了。”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④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爷爷就无能为力了。”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⑤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到乱石滩去寻找那块条石。

⑥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⑦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⑧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它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于是小映便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⑨第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条石,我没有找到。”

⑩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为什么?”“你的腿不是已经好了吗?还要那块条石干吗?”“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