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2024年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情境题单元自测试卷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① , 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②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③织纴(rèn)。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④一年一度相会。
——选自《月令广义》
【注释】①机杼劳役:指在织布机上操劳。②不暇:没有时间,顾不上。③废:荒废。④许:答应,允许。
相同点:
不同点:
【甲】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乙】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③ , 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元元:人民、百姓。②课:阅读。③椟:木匣子,这里指书橱。④觌(dí):相见。
盖士人①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② , 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③;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④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注释】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②识:见识。③下流:下等,劣等。④断:绝对。
势利鬼吴生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① ,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② , 意色殊③傲。已而④见主人待之甚恭 , 私询之,乃张伯起⑤也。吴生更欲殷勤致⑥礼,张笑曰:“适⑦已领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趋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②略酬其揖:稍稍地鞠了半个躬,表示很不尊敬。③殊:非常。④已而:一会儿。⑤张伯起:明朝著名戏曲作家。⑥致:表达。⑦适:刚才。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① , 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②《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③之。门下生④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⑤ , 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有删改)
【注释】①少孤:幼年丧父。②明:了解。③笞:用鞭、杖、竹板抽打。④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⑤樵薪执苦:砍柴,干苦活。
管宁、华歆②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⑤出观。宁割席⑥分坐,曰:“子⑦非吾友也。”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②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③捉:拿起来,举起,握。④轩冕:此偏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⑤废书:停止读书。⑥席:坐具、坐垫。⑦子:你,此指华歆。
读书须有疑
【宋】朱 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选自《训学斋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