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五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十五)
盖士人①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② , 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③;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④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注释】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②识:见识。③下流:下等,劣等。④断:绝对。
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 , 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④者,父怒,挞之⑤。已而⑥ , 复如初。
——宋廉《王冕传》(节选)
【注释】:①陇(lǒng):田埂。②已:之后。③辄(zhé):总是。④蹊(xī)田:踩踏田地,这里指牛踩坏了庄稼。蹊,践踏。⑤挞(tà):用鞭、杖等物打人。⑥已而:随即,不久。
ㅤㅤ宋,胡瑗,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 , 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杨时见程颐①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暝坐② , 时与游酢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②眠坐:闭目静坐。③游酢zuò:与杨时一样的学子。
【甲】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乙】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③ , 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元元:人民、百姓。②课:阅读。③椟:木匣子,这里指书橱。④觌(dí):相见。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①。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②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③ , 诘曰:“吾适④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⑤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⑥ , 延⑦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 ①葺(qì):修理房屋。②妻子:妻子和儿女。③诟:责骂。④适:指女子出嫁。⑤何以:凭什么。⑥旦日:第二天早上。⑦延:请。
(一)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二)
“破”与“有神”①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②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③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④。
——[清]袁枚
【注释】①“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③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④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