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关于碎片化阅读的系列报道

【引自互联网】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百科,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权威调查】2019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阅读方式

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时读

主要读电子书

主要读纸质书

占比

55%

19%

12%

年阅读量

3本以下

3—5本

5—10本

占比

5%

19%

28%

阅读时间

低于30分钟

30分钟—1小时

1—2小时

占比

20%

47%

23%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2)、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各指什么?
(3)、读调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比于电子书,读者更喜欢纸质书。 B、超五成读者2019年平均每天阅读时间近一个小时。 C、有一半以上的读者年阅读量超10本。 D、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时读的人占多数。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怪风揭秘

    ①在风的家族中,有许多成员被称为怪风。

    ②俗话说:“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是由于地面局部强烈增温,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轻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其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

    ③有一种风叫“焚(fén)风”,常出现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山谷和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区。一股气流越过山脉下降的过程中,通常会变得干燥,气温也会大幅度升高,这样就形成了焚风。焚风会使天气变得热而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有一种“布拉风”,它常发生在黑海西北部海区、亚德里亚海的东北部海岸及地中海西北角。这种可怕的风是由陆地上空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形成的。布拉风所经之处,气温会迅速降低,常形成冰冻及风灾。其风力可以达到12级以上,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其摧毁力与破坏力极强。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它的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人们习惯上把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发生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它危害极大,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1970年,台风曾光顾孟加拉湾,掀起高达6米的海潮,顷刻间吞没了20多万人,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和台风相似的龙卷风是一种强烈、迅猛的小范围旋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虽怪,但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也可以为人类造福。在吐鲁番,人们在高敞之处,建成一座座土块垒起的如蜂巢一样的小屋,那是葡萄干晾房。当焚风从一个个洞孔中穿过时,鲜美的葡萄就成了营养颇丰的葡萄干了。

课外阅读。

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①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太空生活更富有神秘色彩。随着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去太空生活更成为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青少年梦寐以求的事。在太空生活,微重力(失重)会给人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正是太空生活的特色和乐趣所在。那么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呢?

②太空食品是由航天系统的专家们精心研制的,品种丰富。每餐饭都用食品袋提前包好,每个食品袋上均标有哪一天哪一餐的字样,每袋食品仅供一名航天员食用。太空食品大都为脱水食品,吃前要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进烤箱里加热食用。

③在太空吃饭规矩很多。太空舱内备有简易餐桌,餐桌具有磁性,能吸住金属餐具。吃饭时,航天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身体也用座椅上的带子系紧以免飘动。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菜要夹准,夹牢,最好用叉子。食物进嘴时要快,以免食物“飞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严禁说话聊天。边吃边说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造成生活舱的环境污染,同时稍不注意还会吸进鼻腔,极易发生危险。

④在太空,无法保持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习惯。由于空间站、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的飞行高度通常在400千米左右,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24小时内日出日落会交替许多次,航天员只好机械地按钟点安排工作和睡觉。

⑤在太空中人的睡姿奇特,这是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失去了在地面上的“上”“下”感觉而处于飘浮状态造成的。在太空舱内睡觉,只要不危及舱内设备和人员安全,到处都可以睡。为了获得安全感,航天员一般睡在特别的小床上或固定的睡袋里。用睡袋睡觉是一个好方法,睡袋拉紧后能给人体施加一定的压力,消除摇摇欲坠的恐慌感,而且手脚不会飘浮在外,避免了手脚对舱内仪器设备的碰撞,增加了安全性。

⑥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在地球上非常简单的洗脸、刷牙、理发、洗澡等日常活动,到了太空都变成了很麻烦的事,航天员采用各种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合理简化洗脸、刷牙的步骤。洗脸一般用湿巾一擦就行了。其次,使用方便合理的器材和设备。比如,太空使用的洗发液是一种特制的免冲型洗发液,它在失重条件下能变成十分细小的颗粒,洗头时很容易带走头上的污垢,洗完后用毛巾一擦,洗发液和污垢就可清除得一干二净最后,严格遵守操作和使用规程。如理发必须两人合作,一人剪,一人用吸尘器吸剪下的头发。如果不遵守两人合作的理发规矩,就会严重污染环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