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教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文学类作品阅读

松 鼠

科莱特(法)

①朋友送我一只小松鼠,我叫它皮蒂里基。一开始,我就觉察到它野性十足,换句话说,它对于人一无所知,竟以为可以无所顾忌。它的身上燃烧着一颗海盗和山大王的灵魂,并在它那站起来才22公分长的身体内随意地表现出来。

②一进门,它就把波斯猫吓得直哆嗦,而叭儿狗在它面前竟说不出话来。瞧着这个快快活活、疯疯癫癫的家伙一本正经地坐在椅子靠背上,瞪着那双像羚羊般椭圆形眼睛盯着每一样东西,谁会不发抖呢?它一边口中咂咂作响,一边摇晃它那镶有一条“绦带”的可爱的圆耳朵,把榛子壳和它的威风胡乱撒向我那些惊愕不已的小动物们。

③第一天,它喝牛奶,在我的头发上蹭干净两只手,然后模仿松鸦的叫声,往空中蹦跳。过一会儿,它又趴在一块地毯上,把一个戴头盔的半裸人物的鼻子吃掉。不过,它并不认为我会惩罚它,又回到我的肩上,梳理我的头发。

④“它挺好看,可是……它对人亲热吗?它听话吗?”我的朋友这么问道。

⑤我觉得,他们这样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真放肆,而且,对待动物多么卑劣……“有来有往”,可我们又给了它们什么呢?一点儿食物,——和一条锁链。

⑥“抓住它,把它拴住,它把糖果盒拿走啦!”

⑦一条锁链箍在了皮蒂里基的腰上,似乎正在磨损它的毛皮。它那如羽毛般轻盈、如火焰般闪烁、翘在空中的尾巴在跳来跳去时发出一种如苦役犯戴的镣铐的声音。

⑧它被缚住之后,就把一双手紧紧贴在胸前,出神地凝视着由花园和草地构成的一片无边的绿色,身体则有规律地战栗,我只能把这种战栗比作生命垂危的蝴蝶的抖动。我牵住链子的另一端,它便随我一起在草坪上行走,它用前肢攫住一棵鲜花盛开的女贞树底部的枝桠,发疯似的摇晃它,咬住它,仿佛要看看这树枝是不是活的。它瞧见空中飞过的鸟儿,便伸长脖子向鸟儿致意,这一举动几乎使它离开了地面……

⑨度过了复活节假日,它发胖了。除了我敞开给它的榛子、核桃、杏仁外,它还咬了窗帘、镜框的一角,凿穿了一个银匙,整天把一根葡萄枝搂在怀里走来走去,用嘴唇舔着。它在我双肩之间蹿来蹿去,往我耳朵里吹气,可是,我讨厌它身上那条链子的声音和它柔软光滑的肋部的周围那一小圈被磨损的皮毛。

⑩我给皮蒂里基以自由的时候,我回想起来正是六月,温煦的微风轻轻吹拂,洋槐花和双瓣樱桃花如一条条雪白的斜线在空气中摇曳。我解开了它的锁链——而自由了的松鼠却一动也不动,它两只手交叉,久久地、全神贯注地坐在窗台上。它开始做它的习惯动作,把手塞进腹部和链子之间,但它没找到链子。它笨拙而轻轻地跳了一下,估量那根原先拴它的断链带的确切长度,然后,又试着跳了一下,那时,它只是瞅着我。最后,它不安地咳嗽,急急地奔跑起来,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七年级上册》,有改动)

(1)、文章讲述了“我”与松鼠的一段故事,请按文章顺序将情节补充完整。(每空填一个动词)

松鼠       缚住松鼠       松鼠

(2)、赏析句子。

①瞧着这个快快活活、疯疯癫癫的家伙一本正经地坐在椅子靠背上,瞪着那双像羚羊般椭圆形眼睛盯着每一样东西,谁会不发抖呢?(从叠词或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它那如羽毛般轻盈、如火焰般闪烁、翘在空中的尾巴在跳来跳去时发出一种如苦役犯戴的镣铐的声音。(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最后一段“然后,又试着跳了一下,那时,它只是瞅着我。”这时松鼠“瞅着我”似乎想对我说什么,请展开想象,松鼠此时想对“我”说什么呢?
(4)、文章结尾写松鼠“消失得无影无踪”,有读者认为,松鼠一定会回来的,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⑴疲倦的时候,往往习惯地想看书,可是如果倦透了,那就大多数书都看不进去,这时候我有最后一招,拿出一本雷杜德的《玫瑰图谱》。立即,恍若走进了一座玫瑰园,心旷神怡,百虑全销。
        ⑵这一天,不知道第几次手捧《玫瑰图谱》,突然想,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其实很好。比如这位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二十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就了《玫瑰图谱》。他本人因此被称作“花卉画中的拉斐尔”、“玫瑰大师”、“玫瑰绘画之父”,这本图谱被誉称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玫瑰圣经”,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甚至不敢生这样的念头。
        ⑶一生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了不起。这样在单一、狭小的领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突然让我想起另一个人:简·奥斯汀。就是那个写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总是关心一家子的女孩子如何出嫁的简·奥斯汀。有人嘲笑她所写的都是小地方的小事情,都是茶杯里的风波,但是,在她那些绝不广阔的世界里所发生的感情事件、择偶标准、生活趣味,那些鲜活的主人公们,是多么有趣、迷人,其中展现的情感世界,和尘俗人间时而搏击时而妥协,更是何等丰富和跌宕起伏。最后的大团圆又是多么善解人意、抚慰人心。
        ⑷简·奥斯汀的作品经久不衰,喜欢简·奥斯汀的人遍布全世界,以至于美国有一部故事片就叫《奥斯汀书会》,说一群她的粉丝成立一个专门讨论她的作品的书会,到了今年还有一部新片叫做《成为简·奥斯汀》。奥斯汀一生写了6部长篇,写的全是男婚女嫁,她就这样一路写了下来,丝毫无意于“突破”或者“转型”。但她的作品被当作了“婚恋圣经”,成为毫无争议的经典,流传至今。
        ⑸一生只好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多么好,多么值得。如此专一,如此宁静,如此恒久,如此完满。
        ⑹如今的许多人,最好身怀十八门技艺,然后同时挖几口井,头顶三四个职务或者身兼五六个身份。如果可以,恨不得将自己大卸八块,分别扔进不同专业的领地里去占个地盘,等而下之的也要卖给不同的老板。还恨不得会土遁术、分身术、离魂术,好同时出现在几个城市,同时干几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是丰富,还是仓促,芜杂,混乱?杂乱无章,心无定所,轰轰烈烈一场乱忙,最后往往所获有限甚至导致身心崩溃。如果是生存所迫倒也可悯,但似乎更多的是出于流行性的浮躁和自身的贪欲和妄念,那就可忧甚至可惊了。
        ⑺在这样的时代和氛围里,格外怀念一种纯粹:自知,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到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它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受信息资源。
      ②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钢筋混凝土和沥青,而是光导纤维。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直径不足13毫米,其中却包含着32根用塑料包guǒ________的玻璃纤维。
      ③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导纤维为媒介,激光脉冲束为数据载体来传输信息。光导纤维柔软而坚韧,传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处理的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输到远方。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30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1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④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的“入网”十分便捷。用户(   )把电脑的专用接口卡接到电话线上,(   )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用户还可将电脑、电视、电话连成一体,以便多种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⑤有了高速传输功能的光导纤维,又有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卫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便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⑥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诊所的医生,根据电视屏幕上显示的病人肝脏图象,指导远在2000公里外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肝脏的图象是那里通过人造卫星传送过来的。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的远距离医疗。除此以外,它还可以使远隔重洋的通信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老师为自己上课,而且能够互相对答;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翻阅世界各地的图书资料……
      ⑦信息高速公路________。办公会议可在各自的家里进行;天南地北的贸易伙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复杂的研究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进行交流……
      ⑧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可达20%~40%。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12年内投入1美元的资金将增加6美元的产值。
      ⑨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球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自1993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缩短地域之间的距离,形成频繁交往的新型社会。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相关问题。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

       ①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

       ②“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

       ③“这是我的事!”树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④“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

       ⑤“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⑥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现在我会长得更好。我敢肯定。”

       ⑦“感谢上帝!”母亲说。

       ⑧夏天来了。树叶长得又大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⑨“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

       ⑩“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⑪“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

       ⑫“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⑬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⑭“感谢上帝!”母亲说。

       ⑮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⑯“现在你明白了!” 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

       ⑰“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⑱“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

       ⑲“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⑳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夏天已经结束了。看啊!我那棵可爱的树掉叶了,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拍打着我们的窗口,似乎在提醒着我,那棵树该安静休息了,我想我也要睡觉了。亲爱的妈妈,请您帮我拾几片树叶,我要好好珍藏,因为它们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

       说完,她转身面对着墙,慢慢地入睡了。

         “感谢上帝!”母亲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了,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人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前她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现代文阅读

地球的红飘带(节选)

魏巍

一轮圆圆的落日,带着紫郁郁的暮色将要落到苍茫的山海。山地的晚寒已经袭来。

毛泽东仍然留在山上,周恩来踏着夕阳的余晖急匆匆地回到土城。显然,要在一夜之间架起浮桥,在任何材料也没有的情况下,是一件极为繁难的事。

在一个小商店里,他将总部工兵连和各军团工兵连的干部找来,研究架桥办法,随后又同他们一起勘查确定了架桥点。回到作战室的时候,他仍然放不下心去。

在寒气袭人的午夜,他披着大衣坐在作战室里,一面是青杠坡上时断时续的枪炮声,一面是赤水河一阵阵的涛声,他的心越发不能宁静,也越发坐不住了。他招呼一个参谋说:“小吕,走,咱们再去看看。”

夜深风寒,涛声震耳。工兵们有的举着火把,有的提着马灯,正在河面上紧张地劳动。赤水河上满是点点灯火。那个戴着眼镜的矮个子工兵连长丁纬,正在桥头指挥,周恩来走到他的身边,他似乎没有发觉。吕参谋说:

“老丁!你看是谁来了?”

丁纬转身一看,见是周恩来,又是亲热又是埋怨地说:“哎呀,您怎么又来了?刚才,你不是答应我们休息一会儿嘛!”

“休息不下去哟!”周恩来笑着说,“快完成了吧?”

工兵连长指了指河对岸,满脸愁容地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就缺两条船搭不到头。”

周恩来一看,在火把的光照下,两岸大树上拴着两根粗大的绳索,有五六只木船已经固定在绳索上,船与船之间搭上了木板,就差短短的一截没有到达对岸。

“还有别的办法吗?”周恩来问。

“刚才打听到,有一个老船工的亲戚家有两条船。”

“快,快派人把那个老船工请来!”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通信员提着马灯,从高高的河岸上领下一个老人来。那个老人虽然须发皆白,但脸色赤红,看上去还很硬朗。周恩来迎上去说:

“老大爷,您多大年纪啦?”

“七十三啦,快到阎王爷那儿去啦。”他笑着说。

周恩来见老人很开朗,就开门见山地说:“老大爷,听说你也是个受苦人,我们红军从这里过,你可要多帮帮忙啊!”

“那还用说。”老人嘿嘿笑着,“你们一来,就给我们分粮分盐,我开了一辈子船,运了一辈子盐,那些老板也舍不得白给我一把盐吃。”

“我们本来就是自己人嘛!”周恩来笑着说,“你看,我们这桥修得差不多了,就是缺两条船,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老人说:“我亲戚家倒是有两条船,就是离这里还有十几里路。”

周恩来笑着说:“那可真太麻烦您了!”

“麻烦什么!”老人梗梗脖子,“我一听说你们要打猴子兵、郭猫儿,我就高兴。”

“为什么管他们叫郭猫儿呢?”

“咳,不用提了,说不出口哟!”老人狠狠地在鞋底上啪哒啪哒磕着烟锅,“他那个师的兵都是些夜猫子,一到夜间就出来,钻到老百姓的家里去……”

老人一边骂着,一面跟着工兵连的人,沿着赤水河边急步走去,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丁纬走过来,似乎带着哀求的口气说:“您快回去休息吧!千万不要来了,我保证天亮以前完成就是。”

周恩来只好踏着疲倦的步子爬上高高的河岸。

一座可容三路纵队通过的浮桥,终于在凌晨四时完成。周恩来兴奋地提着马灯,来到爱华商店的后院。从玻璃窗里,看见毛泽东神情焦灼不安,在暗淡的灯光下来回踱步。警卫员小沈伏在桌子上打盹。

“毛主席还没有睡呀?”周恩来说着推门进去。毛泽东见他面带笑容,就高兴地说:“桥搭好了,是吧?”

周恩来笑着点了点头 , 毛泽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拉着周恩来坐下来说:“这我就放了心了!恩来,过了河,你好好地睡一觉吧。”

周恩来笑了笑 , 说:“我已经通知部队立即渡河。一军团在上游的猿猴场也开始抢渡。估计一天多的时间可以渡完。”

“这就好了!”毛泽东宽慰地说,“陈云同志把伤员的输送工作也搞好了,好不容易呀!”

黎明随着漫漫的晓雾来到赤水河上,队伍开始渡河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