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片段,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1)这段话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突出乌塔________。(    )
    A . 语言  对生活的热爱 B . 语言  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有独立意识 C . 神态  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答案】
    (2)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有道理吗?(    )
    A . 因为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 B . 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孩子,所以孩子不能单独出门,以免出危险。 C . 中国的孩子,只要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也可以单独出去旅游。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20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当我第一次踏进这个全疆闻名的大院时,正赶上6个民族180多口人,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阿尼帕妈妈过母亲节。

        我与阿尼帕的孩子们一起排队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向晚辈行“吻手礼”。她低头亲吻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这时候,我看到阿尼帕妈妈有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

        各族的孩子们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哈萨克民歌《母亲》:“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呀我的母亲,有母亲的人永远不会老,母亲啊母亲,我们想念您……”

        阿尼帕妈妈在歌声中,给我讲述了她和她收养的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阿比包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她还是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1977年10月,北疆的深秋,寒风瑟瑟。这一天,阿尼帕妈妈在街边看到一个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的回族小姑娘。阿尼帕妈妈心疼地把这个“野孩子”带回家,看着她狼吞虎咽地吃完一盘拌面,又给她洗澡,用毛巾把头上的脓血一点点地擦掉。为了治好小淑珍的头癣,阿尼帕妈妈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带着小淑珍去医院换药。两个月后,小淑珍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她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妈妈,我终于有头发了!再也没人在街上喊我小秃子了!”

        就这样,在后来的十年里,除了自己的9个儿女,阿尼帕妈妈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艰难。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阿尼帕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

        阿比包爸爸下了班就去打土块卖钱。他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是想得到一些牛羊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阿尼帕妈妈也经常在春天里去挖野菜,秋天去捡麦子,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为了补贴家用,阿尼帕妈妈在县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6点多起床,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青格里河畔,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在雪山的融水里,把羊肠一根根地捋顺,又一根根地盘起……不分冬夏,一年又一年。

        在这个大家庭里,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孩子还亲。卡丽曼记得:“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自己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了一家人的快乐,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膝下承欢。每当这个时候,也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