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届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物理试题
“鹊桥二号”中继星重1.2吨,天线长4.2米,设计寿命为8年。我国计划2024年3月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圆轨道稳定运行后,再通过两轨道的交点A进入环月椭圆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发射速度应该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
卫星在A点从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减速
C、
卫星在圆轨道经过A点比在椭圆轨道经过A点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D、
在圆轨道的周期小于在椭圆轨道的周期
举一反三
6G通信能力将达到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发展是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数字李生”的一个过程,只要有卫星信号就能够实现6G通讯。假设如图所示的四颗卫星刚好覆盖全球通讯,四颗卫星到地面的高度相等,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同步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公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忽略四颗卫星间的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8日1时46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中国空间站”在距地面高400km左右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此高度上有非常稀薄的大气,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1个月大概下降2km,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周期性修正。假设中国空间站正常运行轨道高度为h,经过一段时间t,轨道高度下降了
, 在这一过程中其机械能损失为
。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空间站质量为m。规定距地球无限远处为地球引力零势能点,地球附近物体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 其中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4年5月3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如图所示,该探测器于5月8日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半径为r的环月轨道。可将探测器的环月轨道飞行视为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6月2日,着陆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其着陆过程简化为如下过程:让着陆器先在距离预选着陆点约百米高度处悬停,接着发动机提供恒定向上的推力F,使着陆器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竖直下降,经时间t后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已知着陆器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颗卫星a位于赤道上空,其对地张角为60°,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
,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 )
2024年4月26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题中的照片拍摄于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进入天和核心舱的瞬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质量的包裹悬浮在核心舱中,针对这一情景,下列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空间站在圆轨道上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400~450千米。如图所示,航天员进行舱外巡检任务,此时航天员与空间站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八省联考(山西、陕西、青海、宁夏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云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河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