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积累与运用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白鸥-情境卷】语文四上14套大卷开展观察方法交流会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甜甜说可以从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角度观察动物,下面是她分享的观察记录,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

观察对象:麻雀

观察记录:麻雀体型甚小,体长约为15厘米,背部的羽毛大体上呈棕色、黑色的斑杂状,脸颊两cè  的羽毛颜色jiào  浅,嘴短而粗壮。麻雀多生活在人类住(zái)区,会xuǎn zé  屋檐、墙洞等一些(yǐng)蔽的地方来安(zhì)巢 xué  , 它们通常会(sōu)集干草、植物的jīng  , 然后(jūn)匀地铺在巢里,有时还会zhàn  据家燕的窝巢。麻雀胆大亲人的同时又十分谨(sèn),除非你使尽九牛二虎之力,否则很难抓到它,让它投(降)。

(1)、甜甜的记录中,加方框的“降”是多音字,请你选出下列选项中与其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
A、低 落伞 B、价 归 C、温  D、宁死不  龙伏虎
(2)、请你判断记录中加点字的读音是否正确,找出不正确的读音并改正。

应读作   应读作   应读作

(3)、记录中难写的字甜甜用拼音进行了标注,请你将正确的字写在田字格中。
(4)、甜甜用“窝”和“巢”两种说法来形容麻雀的家,下面成语中的动物的家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请你在横线处补充。

龙潭虎            蛇鼠一             鸠占鹊             殃及

举一反三
聪聪认领了了解“牵牛花的形态”的任务,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帮他完成任务。

牵牛花

叶圣陶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

②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

③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工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④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似乎是被这抹绿所诱导,一靠近,甚至顿觉今年叶子的味道也是更清新的。今年的花,大概会开得更好吧。轻轻摩挲一番,果然,叶片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

⑤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是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的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料,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6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红枣

赵森林

    ①“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阳节正巧在假期内,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父母却执意要我陪同去乡下老家看看。

    ②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这条路,从我第一次走就是这个样子,父亲在颠簸的车上叹道:几十年如一日啊……

    ③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不觉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满了一年的收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宝塔的形状,光彩夺目;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鲜艳夺目。这难道不是农家渴望好日子的写照?

    ④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吸引。几年没见,树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仍然枝繁叶茂。

    ⑤老姨说,树上的枣儿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树上这些枣儿,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老姨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儿“噼噼啪啪”一阵猛打,枣儿如冰雹一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儿品尝,又脆又甜。

    ⑥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儿落下时,那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别打了!看你们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长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这是为什么?”老姨说:“这树贱。”

    ⑦我的心却被深深地感动。这树“贱”吗?是“贱”。它的生长不择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满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树,就是家栽枣树的母本,也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看到的却是枣树面对挫折坚强的本性,包容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一句“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这里的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日子……

    ⑧我和父母告别了这个小山村,带一篮红枣回家,让果实的香甜、枣树的品质滋养着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芦苇絮,让我把家乡山水的灵气带回家。

[选自《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有删改]

梧桐树(节选)

公寓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亲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芭蕉叶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与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与窗纱”了。

一个月以后,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变回

了春初的面目。(作者:丰子恺。选文有删改)

请认真阅读《石蚕》并完成相应的习题。

石 蚕

【法国】法布尔

①我往玻璃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石蚕。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qiào)中。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那小鞘就是它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②这活动房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种剥蚀、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筑巢时,石蚕用牙齿把根皮撕成粗细适宜的纤维,巧妙地编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使身体恰好能够藏在里面。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拼成一个小鞘,就像一件小小的百衲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

③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

④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享受阳光时,它先拖着小鞘爬上芦秆,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里的空气便可以顺利往上浮。石蚕的身体就像一个活塞,向外拉时,装着空气的鞘就像救生圈一样,浮力使石蚕不至于下沉。

⑤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慢慢地钻入鞘内,排出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