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大兴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中国做出的下述努力(     )

①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②表明我国将“一带一路”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彰显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决心

④说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有绝对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已满一年。

材料一   RCEP不仅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协议涵盖领域全面,既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传统领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相关开放承诺,也包括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大量涉及边境后议题的贸易新规则。协议探索一系列高标准经贸规则,如在服务贸易领域,RCEP成员承诺将在协议生效后6年内实现负面清单,开放水平不仅超过WTO,也高于现有“东盟+1”自贸协定。协议充分考虑成员国不同发展水平和经济需求,给予欠发达成员国一定的过渡期或例外条款,体现了公平、正义、包容、互利的精神。

材料二   中国一直是RCEP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一年来,为顺利落地实施RCEP,中国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指导意见》,落实好协定中的服务贸易开放承诺与投资负面清单承诺,推动企业更好利用政策红利。电子商务新规则、原产地累积规则、经核准出口商制度、背对背原产地证明……RCEP一系列制度安排的落地实施,有力降低区域内生产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为推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注入“中国动力”,做出“中国贡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食物观强调食物均衡,重视肉、蛋、奶、油脂、蔬菜、水果等副食,分散主粮风险,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贯彻大食物观,要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要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通过践行大食物观筑牢大国粮仓。

材料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四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2022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大国粮仓根基稳固。当前,百年变局、极端天气、地区冲突等因素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原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