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同步练习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4)、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
举一反三
阅读答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和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候”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蕴”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青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后,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灵物。猴的形象已经植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①“小小水滴,多可爱,一滴一滴,滴在石头上,滴出一个小洞洞,滴到太阳下山坡……”欢快的歌声随着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出的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在宁静的校园回荡。我们班“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主题班会就在这欢快飞翔的音符中开始了。

       ②“叮咚,叮咚……”录音机放出了用古筝演奏的行云流水般又悦耳动听的音乐。几个女同学在教室中间踏着古筝的节奏翩翩起舞。透过古筝的声音和优美的舞蹈,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把大地装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仿佛看见了高耸的冰山在暖暖的阳光下,化成一缕缕清泉,融入祖国大地,迂回曲折,汇成江河,融入大海;仿佛看见了水平如镜的西湖,碧波荡漾的漓江,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

       ③“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接下来要展示的是第二部分﹣﹣生命的水。”

       ④人称“博士后”的张××走上讲台。“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里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可以说,水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水是生命的源泉。”语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一半是给张××的,另一半则是给生命的源泉﹣﹣水的。

       ⑤讲台上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主题班会的第三部分﹣﹣“呻吟的水”。画面上只见工厂的工业废水,黄土高原的泥沙,城市的废弃污水、油液,居民的垃圾浩浩荡荡地向江河涌去。画外音是水的呻吟:“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丑陋。我们对人类忠心耿耿,人类为什么却如此对待我们呢……”

       ⑥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老师沉重地说:“同学们,珍惜水吧!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同学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保护和珍惜水资源,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题目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尝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季的气候变化无常。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春季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倒春寒”时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与此同时,天气变暖会使细菌迅速滋生。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冻感冒。

    在“倒春寒”袭击时,怎样保健呢?

    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在阳光充足的中午,便可适当减少衣物。

    二,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锻炼出汗后,更容易受寒,不能过快减少衣物或吹风降温,要迅速擦干汗水,及时换上干燥衣服,注意保暖。

    三,应讲究科学的饮食,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四,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

    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如何降低一条牛仔裤的伤害

①每一天,全世界都有无数牛仔裤被制造出来并被穿上,也有无数条牛仔裤被扔掉。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的服装消费比2000年增长6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319亿元,同比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4.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058亿元,同比增长43.2%,两年平均增长3.2%。

②目前看来,服装对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例如:智利作为一个二手服装回收大国,每年都有5.9万吨被扔掉的衣服,漂洋过海,抵达这里。其中的2万吨经过新一轮的洗涤熨烫加工并排放出二氧化碳之后,再被送到其他拉美国家的夜市地摊上。剩下的3.9万吨,智利的商家没法消化了,税收太高,产能不足,于是它们的归宿,终究还是垃圾场。

③这些衣服没法降解,市政部门管辖的垃圾填埋场拒绝接收它。它只能继续坐上垃圾车,又是一番长途跋涉,最终,抵达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地方,与盐碱地和仙人掌作伴,出现在沙漠里的垃圾场。这些二手衣服从流通到消失都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④那么,为什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呢?以牛仔裤为例,制作牛仔裤的过程复杂得多。当棉花种子被洒进地里开始,就需要灌溉大量的水,施大量的肥,喷洒大量的农药,才能让棉花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等棉花被做成牛仔布,缝制完成,人们在几年内平均每星期至少穿1次,清洗、熨烫它,最终丢弃它。一条牛仔裤的一生,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公斤。在整个时尚行业中,牛仔裤被公认为对环境最不友好。

⑤不过,其他的衣服也不见得友好,一件棉质T恤的制作过程,会用超过5公斤的二氧化碳,追平一辆汽车开出去20公里所产生的排放量。

⑥过去对温室气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运输和农业方面,并没有与时尚产业挂钩。有数据显示,全球服装和鞋类行业,产生了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8.1%,几乎与欧盟的碳排放总量相当。服装业自个儿就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7%,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生产工序——纤维生产、纱线准备、染色等。

⑦《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洗涤人造纤维衣物后,一些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塑料碎片,会随着污水排放,最终流入大海,进入食物链。全球18个海岸提取的海水样本证明了这件事。核污染和石油泄漏听起来更吓人,但生活垃圾,其实才是更加无孔不入的家伙。碎屑进入了食物链,而被完整丢弃的衣物,坐着垃圾车,前往各地的垃圾场。

⑧那么怎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持对时尚的追求?

⑨2021年1月28日,艾伦•麦克阿瑟基金发布了一套《通用的循环经济政策目标》,一个名为“让时尚循环起来”的项目也在推进。这份报告建议各国政府和各大企业,“鼓励为循环经济而设计”“充分利用并保存资源价值”,最终,推动全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型。

⑩阿塔卡马沙漠的“快时尚垃圾场”也寻找自己真正的终点。沙漠周边的贫困居民已经围着这个垃圾场,添加了新的生活方式。拾荒者在这里挑挑拣拣,淘换出还能穿的衣服,当地人在附近开起了二手服装店。就连环保企业也慕名赶来了,扒拉出废旧衣服的布料,拖回去做建筑材料——它们或许会在某一个新家装修时,出现在环保隔音板和隔热材料中。

⑪而以一条牛仔裤为例,研究者们一直在试图让它的一生更环保,从改进天然纤维棉花的种植方式,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到试图引导消费者改变观念和习惯。废旧牛仔裤的归宿也不只是垃圾场,若是能将废弃牛仔布的可再生纤维提取出来,可以用来制造汽车的阻尼和绝缘材质。

⑫关于如何降低一条牛仔裤对地球的伤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还有一个更日常、更容易做到的环保方式——尽量别洗。这不是开玩笑,真的有专家这样建议。

(2022《青年文摘》第3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