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生物试题
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
+
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下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药物A起作用时,Na
+
会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
B、
药物B起作用时,不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C、
物质C传递痛觉信号时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
物质A、B、C的作用均不具有持久性,需定期输入或机体持续产生
举一反三
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
2+
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
+
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流的位置是( )
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