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 课时作业同步练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夫子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以下选项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选出 错误的一项(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的战争,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主张大丈夫要“以顺为正”,遵循“妾妇之道”。 C、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摇唇鼓舌、曲意顺从,算不上真正的大丈夫。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跟孟子的另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异曲同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江 南 岸
陈志宏
①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绵绵诗意,把岸这一稚拙的江南风物,深深地烙进人们的心里。江南文人王安石对“绿”字的斟酌,历来为人颂扬。无心插柳的闲来之笔,不经意间,把江南岸的美名四下里传播了开来。
②江南水沛。有水便有岸,诗曰:“淇则有岸。”有岸之水,清泠映天,人来人往,心生留恋意;无岸约束,水就成了灾患,驱人逃离,害人不浅。江南水美,岸功不可没。
或宽或窄的一段,或绿或黄的一圈,或曲或直的一条,江南岸从水边延展开来,将碧绿的柔波,暖暖且软软地拥揽于怀。水的柔情意,衬出江南岸的大胸襟。造字先生把“伟”字和“岸”并连一起,便有羡人的高度,耀人的宽度,以及神奇且美妙的深度。
④唯美江南岸,绿意盎然,草树轻摇,轻轻浅浅的一线是画家明丽线条的起点,如水雾中沉睡着的五彩梦,又好似记忆中散发着怡人芬芳的黑白片段。
⑤江南岸与水密不可分。水,失魂地飘游,它的名字是汽、雾、霜、雨、冰和雪。游子思归恋家,水漂流在外,大地是它永远的故乡。流水无情,大地有意。大地宽厚的胸怀,接纳回到故里的水。自涓滴始,水在大地上欢蹦乱跳,在江南岸的护送下,累积成流,它的身影在塘溪沼潭里妖娆,在江河湖海里娇媚。
⑥因水而生,依水而活,江南岸唯以依绿染翠相报。绿,是江南岸迎风飘展的经幡,由内而外,净明通透。水草是少不了的普通饰品,生在岸上,倒挂在水里,有坚贞的骨血,更具水样柔性的肌肤。岸边的树,杨柳居多,乌桕、苦楝、白杨、皂角和合欢也不少见。树的挺拔,映衬岸的魁伟;树的风姿,增添岸的厚实。
⑦秋冬时节,水瘦下去,江南岸在风中展露嶙峋惨白的骨肉,那是水一点一滴侵蚀的结果。你进三尺,我退一米,江南岸看淡荣辱,自是不会患得患失。岸绿岸黄暗自春。秋冬时节的岸,不畏水的耻笑,春夏之季,不惧水的冲刷,坦然接受水的捧杀与棒杀。江南岸为水而生,以水为美,和水交缠到白头,不论春秋冬夏,永远不离不弃。
⑧多情亦是大丈夫,江南岸超越世俗眼中的魁伟,柔情万种,极尽缠绵意。
⑨亲水江南人爱恋江南岸。农夫荷锄扛耙,牵一头走得四平八稳的水牛来岸边饮水;女子步履轻盈,提篮衣物去岸边浣纱;孩子脱得赤溜精光从岸上一跃而入水,过了好半天才浮出水面,惊飞一群鸭;渔夫和船家驾一叶扁舟在水里穿梭,水上的日子,绵长而味足。
⑩生在江南,对于岸,心有千千结。家里有块田在北港(本地的俗称,即向北流去的河)岸边,年年崩岸,都要毁掉一部分水稻。父亲望着塌陷入水的岸,欲哭无泪,扶锄垒起一条新的田塍。我站在父亲身边,无限伤感地望着坍下去的岸,说:“怎么会这样?”父亲向着河水冲着风说:“去的只管去吧,留下的总要珍惜。”
⑪就是这条岸,在我青春岁月,引爆对远方的渴望。1993年正月初三,我从此岸出发,朝着离家的方向,走向远方。过河上的一座桥,来到彼岸,沿岸向家的方向折回。披着朝阳去,眼看夕阳西下了,却找不到回家的岸。
⑫——原来,我踏上了此岸彼岸之外的第三条岸
⑬多年后,我读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河的第三条岸》:主人公选择了自己所要的船上生活,却遭致了生存的困境和众人的嘲讽。我回想当年的轻狂,不禁莞尔。河的第三条岸,到底是什么?是污浊的世界,还是无忧的天堂?是无法摆脱的不幸,还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关于岸的寓意,延伸开来,有无穷的可能。
⑭江南岸带给我视觉美感,以及实实在在的益处后,经由罗萨先生开化,引领我进入自由的思想之境,让我在形而上的王国快乐飞奔。
⑮念念江南,亲亲我那梦中的江南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总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

李良旭

①妈妈参加家长会回来了。看到妈妈阴沉的脸睑,我就知道,情况有些不妙,我低着头,站在墙角,等待着妈妈暴风骤雨般的咆哮。

②不知为什么,我学习总是进步不大,心理压力感到很大。妈妈每次参加家长会,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妈妈听到的都是关于我学习不好的消息,这让妈妈感到脸上很没面子。儿子学习不好,对妈妈来说,脸上也无光,我也想给妈妈脸上贴点光,可就是贴不上。妈妈那一声声叹息,对于我来说,就像泄了气的气球,再也飞不起来了。

③外婆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她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走到我跟前,拿起我的手,往我手心里塞了一个烤红薯,说道:“这是你最爱吃的烤红薯,快吃吧!”

④捧着香喷喷的烤红薯,我胆怯地望了妈妈一眼。外婆一把拉过我的手说:“跟我到厨房里吃,你给我讲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大战金轮法王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呢,我还要听你接着讲呢!”

⑤不经意的,我似乎发现妈妈的眼睛一亮,有种惊喜的光芒,这种光芒,仿佛一下子照亮了沉闷的屋子。

⑥我边吃着香喷喷的烤红薯,并给外婆讲小龙女与杨过四离四合,并纵身跳下断肠崖的故事。外婆听得惊心动魄,菜也忘记了翻炒,有种焦糊味飘来,才似乎从梦中惊醒,说道:“你故事说得太精彩了,让我忘记了炒菜,我的小孙子真聪明,故事说得这么好,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

⑦我自豪地点了点头,觉得烤红薯更香了。

⑧走出厨房,我发现妈妈从门后边闪了出来。“妈妈在偷听!”我在惊讶中感到很可笑,原来妈妈在偷听我讲故事,我讲的故事一定深深吸引了妈妈,以至于忘记了我要出来。妈妈看见我,似乎有些尴尬,脸上不自然地笑了笑,转身离去。

⑨我忽然发现,今天的家长会妈妈回来了,并没有发生“咆哮事件”,相反,有一种酸甜的气息,在屋子里回荡,我感到有一种久违的亲切和幸福……

⑩外婆听说又要开家长会了,她放下筷子,对我说:“这次家长会我去,好多年我都没有开过家长会了,那时你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每次都是我去!”

⑪妈妈有些担忧地问外婆:“您岁数大了,还是我去吧!”

⑫外婆眼睛一瞪,说道:“大什么大?我耳聪目明,身体硬朗着呢,开个家长会,还不是小菜一碟!”

⑬妈妈讪讪地笑了笑,算是同意了。

⑭外婆参加家长会回来了,我惴惴不安地从屋子里迎了出来。外婆看见我,赶紧从布包里拿出一只烤红薯,说道:“快趁热吃吧,我回来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个烤红薯的小贩,我就给你买了一只。”

⑮我接过烤红薯,胆怯地望着外婆。外婆含嗔地说道:“这样看着我干什么?就参加了一个家长会,好像就不认识我似的!”

⑯母亲走了过来,紧张地问道:“老师对你说了些什么?”

⑰外婆兴奋地说:“老师说我的孙子学习有进步,他还被推荐到学校讲故事比赛呢!”外婆俏皮地向我眨了眨眼睛,眼睛里有种琢磨不透的光芒。

⑱不过有一点我相信,我学习是有进步,我还要去学校参加讲故事比赛,这是真的!

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外婆参加了家长会后,我的自信心在一点点膨胀,我感到了学习给我带来的快乐,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外婆俏皮地向我眨着眼睛,还有那香喷喷的烤红薯……

⑳有一天放学,从路边商店里传来歌声,一下子吸引了我,歌中唱道:这世界,总有人在笨拙地爱着/想把全部的温柔都给你/他不会说话,却真诚纯粹/总在那么一瞬间/让你整颗心都变得柔软起来……

㉑听着听着,我不禁热泪盈眶。我想到了外婆,外婆笨拙的爱,让我像雨后的小树苗,渐渐地挺立起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