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在《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中,乡下人“愚”指的是什么?
网络的发展使人际交往模式中增加了CMC的模式(即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人际传播)。在这种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网络不仅成为宣泄情绪的一种渠道,也提升了人的权利意识和批判意识,使法制观念得以强化。同时,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弱关系”得到发展,个人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变得更强。
20世纪70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吆喝声,悠长、飘曳,像歌。所谓赊小鸡,即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孵的鸡崽,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顶账。当时,我脑袋瓜还琢磨,你说,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岂不冤大头?
多年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人。
来春见。来春见。
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
(选自王开岭《乡下人哪儿去了》,有删改)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