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早期殖民贸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列强在美洲和亚洲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美洲,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掠夺新大陆的自然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黄金和白银。后来又让美洲为欧洲市场生产高价值的农作物,如烟草、蔗糖、咖啡等。而在亚洲,欧洲列强的第一个目标是控制部分亚洲贸易,包括来自印尼群岛的香料、来自印度的棉织物、来自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欧洲、美洲和亚洲新的全球范围的贸易也标志着全球资本主义的诞生。

——摘编自【美】杰弗里·萨克斯《全球化简史》

材料二   大帆船贸易的庞大规模让马德里感到惊恐:流出了太多的白银,又流入了太多的丝绸和瓷器,虽不可能计算得出具体数字,但美洲银矿的产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输往了中国。白银不是唯一被贸易所驱动而横渡太平洋的,“没有哪个大规模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

——摘编自【美】查尔斯·受思《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欧洲列强在美洲和亚洲早期殖民扩张目标的差异性,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差异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为了保护这种(跨国贸易)经济活动,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负责修筑本国范围内的道路、桥梁……这些都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这种权力的增强,统治者据此把自己定位在了“公共福利”的维护者上。

——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的影响,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因为这里的帝国机构太封闭、太受约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此时期(民国初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一种自发的发展,就其基本的动力而言,既有来自外部的因素——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局势的推动,又有内部的因素——受到中国社会本身的推动。当大部分列强忙于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企业家承担起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责任,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需要是在进口工业品刺激下产生,并得到满足的。于是,在进口产品不能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情况下,一种“替代型”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 至 18世纪,中西间贸易往来频繁。当时欧洲的紧身胸衣、裙撑和束腰等设计元素被引入中国,成为上层社会女性的时尚追求。 欧洲人对来自中国的奇异的丝绸、织锦等纺织品和绣花等工艺近乎狂热的好奇和热衷。 法国的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主教拥有十件在法国巴黎定制的中式彩色唕叽面料的服装。真丝面料制成的“华托裙”,也常常出现在法国画家让-安托万·华托笔下,这种裙子装饰有中国特有的纹样图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调,是当时很多欧洲贵族妇女喜爱穿着的服饰。 法国还设立了一些中国舞场、中国娱乐剧院等。 以穿着中国式服装为主要特征的化装舞会首先在巴黎和维也纳出现,之后迅速在欧洲宫廷普及。 到18世纪中期,中国服饰装扮的化装舞会在欧洲变得非常普遍,一度晋升为欧洲大众的时尚活动。

——摘编自陈霞、李遵《西方镜像中的“中国风”纺织与服装艺术考》等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放开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进一步为近代纺织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中国传统服饰的质料比较单一,主要有土布、丝绸、皮毛等。进入20世纪之后,新军的服饰被大量的绿营城防官兵模仿,通商口岸的少年纷纷模仿出洋归国的留学生穿着洋装,新政以来军、警、学界易服的举动,导致了服制材料发生了剧变。 西式服饰主要用洋布、呢革,国内既不能生产也不会缝制,只得依赖进口。这就导致了西式服饰价格昂贵,而且随着易服的进行,导致国内洋货一时泛滥,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纺织业。 殆至民国成立之后,这种混乱的局面依旧没有根本的改变。 当时的有识之士无不担忧地指出:“自政府改装以来,风气所趋,官民竞用外货,以致绸缎废弃,工商歇业。 资本日益消耗,劳动者多有流亡,为他人开绝大之道场。”

——摘编自李超《清末民初服饰变革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启示》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发端于16—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东方学,代表作有葡萄牙航海家皮列士的《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英国旅行作家哈克卢伊特的《英吉利民族的主要航海、航行、贸易和发现》、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的《在南非的传教旅行与研究》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语言和宗教为代表的古代文明,东方被描述为落后的、僵化的“他者”,有待西方的统治和引导。他们收集的东方地理和人文资料,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

二战后,美国招募各国最杰出的专家“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为美国的决策提供参考,区域研究涵盖地球各个角落,最受重视的是苏联学和中国学。1958年,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案》,向高校提供资金,资助其区域研究。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世界区域研究专委会”等一批学术团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设立以特定地区为名称的研究中心。2011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区域国别研究专项,目前已做到了对世界各地区研究的全覆盖,中国的研究植根于研究地的社会文化,依靠合作机制,让当地学者为自己发声,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知识。同时,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阐明人类社会的共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朱晓中《区域与国别研究:缘起、内涵、知识生产和挑战》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变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