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②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节选自《郑板桥集》)

【注】①没没墨墨:头脑不清,神志迷惘。②仄径:狭窄的小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有仙则

谈笑有鸿

苦茗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A、无丝竹之乱耳 B、何陋之有 C、康肃笑而遣之 D、惟劳苦贫病之人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4)、阅读【甲】【乙】两文,举例分析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何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
举一反三
【品格我欣赏】

学校开展古代人物风貌研读活动,请你完成各题。

(一)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该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此时诗人落职闲居家乡。

(二)拙效传

明袁宏道

    家有钝仆:一名冬,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偻突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侯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灵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然余家狡猞之仆,往往得过,独拙仆颇能守法。其狡猞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拙仆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