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学情评估卷
【华夏认同】
材料一 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不满足于担任匈奴一族的“单于”,希望效法汉高祖刘邦建立一个新的华夏式帝国,他给自己创建的政权取名“汉”。……随后少数民族建立的“赵”“燕”“秦”等华夏式政权名号的选择,体现了“五胡”对“中国”的认同。不仅如此,内迁“五胡”迅速接受、学习汉文化。史学家赵翼感慨:“(少数民族)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轻视)哉!”
【文化认同】
材料二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指不尽职的官员),拔幽滞(选拔不得志的人),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晋书·王猛载记》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革衣服之制。……诏(下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按次序)赐冠服(汉人服饰)。
—《魏书·高祖纪下》
【民族交融】
材料四 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勒乐、龟兹乐、康国乐等。洛阳的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材料五:“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六: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