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卷
在平政初中的讲演
朱山坡
①同学们,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文学和当作家的体会。
②在生活中,你说话有文采,能引经据典,别人会说你是喝过墨水的人;你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广告词,都与文学有关,如“喝××酒,做天下文章”“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③“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有一个诗人赵红尘,给茅台酒写了一首诗《酒神醉了》,据称得了两千万。上海《萌芽》杂志前几年举行的新概念作文比赛,前三名可免试进入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读书。还可以一举成名,如郭敬明、韩寒、张悦然,他们的作文离文学很近。
④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很崇拜那些作家,佩服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只见他们笔尖一动,就把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变得那样丰富多彩,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经久不忘。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背影》《荷塘月色》;还有鲁迅的《孔乙己》,短短的三千字,勾画出一个旧时知识分子的狼狈:“一个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最后他是爬着来酒店的,手掌上沾着泥土,多么令人震惊的场景。这些美文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这种欲望更加坚定了我当作家的决心。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为实现这一个梦想而努力。
⑤为了让这个理想早日成为现实,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名篇名作,当时买不到文学名著,只要跟文学靠边的文字都读。从中汲取着养分,金庸、琼瑶、席慕容、巴金、鲁迅、川端康成、高尔基、海明威……一系列文坛巨星的作品在我脑中滑过,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那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我参加了《星星》的函授,43元学费,比我一个学期的学费还多。为了参加玉林《金田》的一个笔会,50元费用,是一笔天文数字,我利用暑假贩卖雪条,从六靖到高州。小时候,没有钱,在六靖镇的街头,我在书摊上“窃读”被人无情地赶走,我还成功在六靖新华书店“窃读”了一整个下午。
⑥要想从爱好写作到成为作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它将充满艰辛,充满苦涩。对于我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首先就要有扎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刻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多读、多思、多看、多听、多学、多练。[A]多读就是博览群书,积累美词佳句,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B]多思就是在欣赏佳作时,要善于分析和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C]多看和多听就是积累生活中的小事,从中选出自己可用的素材,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D]多学指多学习写作技巧,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仅在词语上下死功夫,写出的文章就是空洞的、华而不实的;[E]多练就是勤动笔,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⑦但是,即使你有志当作家,也不要忘记,目前你们最大的任务不是当作家,而是好好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来进入适合自身才能发展的大学。因为大学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你谋生的一个重要台阶。还因为,当作家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一百米冲刺,是马拉松长跑,不能急于一时。
⑧我们今天来这里,目的并不是来劝大家选择文学这条道路,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个人,有一点文学修养是很有用的,无论对你将来的工作,还是对你的气质都大有裨益。如果大家都明白这一点,而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那么,我们今天就不算白来。
中国传统纹样之云雷纹
①云雷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最常见的几何纹样之一,在古代各种器物纹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猜测说云雷纹脱胎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涡纹,有延绵不绝、生生不息之意。
②在田自秉所撰写的《中国纹样史》中,对云雷纹有如下的描述:云雷纹,由云纹和雷纹组成。云,《说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云回转形。”雷,《说文》:“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即由柔和回旋的线条组成的是云纹,用方折角回旋的线条组成的是雷纹。
③“云纹”的演变和发展十分复杂。到春秋时期,“云纹”出现了简化和物象化特征。秦汉时期的“云纹”形式更为丰富,主要体现在漆器上,纹路以变幻多姿的云气为主体。
④“云纹”发展到唐代,更加写实和具象化,其中多以S形、波浪形等形式构成其骨架,显祥和之气,被称为“祥云”。
⑤唐代以后,“云纹”的用途更广泛。辽代“云纹”波折曲线增多,云尾变长。金、元时期的“云纹”,不仅出现在日用器具上,还出现在建筑构件的装饰上。到了明清时期,“云纹”大量出现在纺织物、瓷器、玉器、硬物类家具等器物上。
⑥同时,“雷纹”也出现了多种变化,商周青铜器上已有“曲折雷纹”“勾连雷纹”等,后来又出现了“方形雷纹”“长方形雷纹”等。青铜器上的“雷纹”,常作连续式排列,部分用金银丝、金银片、绿松石等镶嵌,显得富丽堂皇。
⑦“云雷纹”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有拍印、压印、刻画、彩绘等表现技法。在粤系铜鼓上,鼓面中心是太阳纹,周围是密布的“云雷纹”,反映了南方民族对太阳和云雷的崇拜。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101号云雷纹大铜鼓”,鼓面直径约165厘米,残高约64厘米,重299千克,体态硕大厚重。纹饰铸造也相当精细,鼓面中心的太阳纹放射着8道光芒,外圈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5道晕圈。
⑧《论衡》有记:“云雷在天,神于百物。”云雷纹源于自然,表现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雷纹在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千锤百炼下也日趋完美,同时又以它不同时期的独特民族风格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其美学思想也始终贯穿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
南国早报南宁讯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的支持下,“数字民乐,乐美广西——AI助力广西民乐传承”展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此次民乐展览以广西全区地图为画布,将马骨胡、天琴、侗族琵琶、壮族会鼓、黄泥鼓、蜂鼓等11种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置于其上,并在地图中植入互动装置,参馆游客轻触互动按钮,便可欣赏到这些广西特色民乐。此次展览聚焦广西本土特色民族乐器,旨在运用AI科技,让更多人感受广西民乐的魅力。
【材料三】
广西民族博物馆常设展厅
常设展厅名称 | 展览内容 |
五彩八桂 | 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展。介绍广西各民族基本情况、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节日传统等。 |
霓裳羽衣 | 广西民族服饰展。介绍民间传统纺织工艺,展现百变多样的服饰特征与文化特色。 |
穿越时空的鼓声 | 广西铜鼓文化展。介绍山寨铜鼓声、铜鼓的发展演变、当代铜鼓艺术的传承发展、铜鼓装饰艺术等。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