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家乡的小枣
①枣有多种吃法。枣可以入菜,当然也可以有多种做法,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做法。一般用枣做菜,枣只是陪衬,比如红枣煨肉,枣只是肉周围一圈的护兵,将军肯定还是中间“昂昂乎”的肘子肉。在家乡沧县吃的这道菜,却是以小枣为主菜做成的。
②关键是这道菜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更有味道。一颗颗小枣虽然只有手指甲盖大,枣肉却厚实有劲,夹上黏面,就更有嚼头。黏面中不用加糖,小枣本身就足够甜了。北方人都爱吃黏面,有了这层黏面,绵绵软软之中,多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回味。
③我是第一次吃这样新鲜而有味道的菜,对它情有独钟。和我一起来的全家人也是如此,不一会儿竟将这盘菜风卷残云一般吃得只剩下了盘子底。主人见我们喜欢这道菜,又特意要了一盘,这一盘依然被我们津津有味地吃光。
④这道菜的名字叫做“心系枣乡”。这名字起得直白了些,却是这里的人们的一份心情。书记告诉我,在沧县到处是枣树,光枣的品种就有两百多种,说这里是“枣乡”,名副其实。
⑤家乡即枣乡,打我小时候记事时起就知道。虽然,父亲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沧县,我们一家人一直住在北京,但最让他骄傲的就是沧县的武术和小枣,不知多少次提起过沧县的小枣,说得他的嘴唇、听得我的耳朵都起了茧子。那时,我家住的大院里有两棵枣树,秋天打枣,曾是我们孩子的节日。但那枣吃起来,确实不如沧县的小枣甜。当然,甜不是沧县小枣比别的枣多出的唯一优势。有一阵子在北京到处卖一种叫做“伊拉克蜜枣”的,足够甜了,父亲说甜得鼻句嗓子,哪里赶得上老家的枣!老家的枣,刚下树甜中带脆,晒干了甜而绵软。
⑥家乡的小枣,一直弥漫在父亲的回忆里和对我们的絮叨里。父亲自年轻时离开沧县四十多年之中,只回去过一次老家,没给我们带回别的什么东西,但没忘记给我们带回家乡的小枣。有了这小枣,家乡便像是会飞的云一样摇曳在眼前了。有诗人曾经说过乡情是一枚邮票,对于父亲和我,乡情只是家乡的小枣。
⑦可惜,父亲从未吃过用家乡小枣做的“心系枣乡”这道菜。家乡热情的主人告诉我这道菜的做法:先将小枣用开水煮一下,去掉土腥味,使枣肉蓬松;再去核过油炸一遍;然后在中间塞上黏面烹调;最后浇汁起锅。做法并不复杂,但能想出做这道菜,确实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创造。
⑧回到北京,照这种方法,我如法炮制,也做了这样一道菜。枣是从家乡带回来的,方法是有条不紊一点不差,也就是用料和步骤完全一样。但做出的味道却和那在沧县吃的不一样。真是怪了,莫非真是“桔易地而成枳”?
⑨其实,在沧县吃过那道菜之后的第二天,在沧州市里吃饭,有一道也是用枣做的同样的菜,味道就已经是大不一样了。虽然,离沧县只有一步之遥。毕竟那是在家乡。
【注】本文作者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