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①运用思维的概括性把握了事物共同的表象特征
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得出的科学结论
③着眼于事物的不同方面,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④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进行认识
①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②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意志影响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特定时间点好与坏没有严格的界限
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多样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的提升依赖于部分功能的优化
③人为事物联系优越于自在事物间的联系
④调整客观联系可以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数字游民,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收入不稳定是影响数字游牧生活方式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他们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不断摇摆。他们一边流动,以保持对任何地方的疏离感,一边又渴望扎根某地以获得归属感。这种疏离与归属的矛盾心理使他们常常陷入自由与焦虑交织的情感困境。选择做数字游民,怎么把“游牧”人生过得更精彩,是更考验人的命题。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你对数字游民“游牧”人生的认识。
①坚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
②在对立中把握噪声污染防治,分别从“治”与“防”两个方面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③坚持了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把“治”与“防”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
④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着力于“治”,也着眼于“防”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曾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0年2月,福建省开展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幕就此拉开。2001年10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以及国家、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等措施,展开了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经过8年努力,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作出决定:继续实行扶持政策,再干一个8年,水土不治、山河不绿,决不收兵。经过35年的持续治理,长汀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1985年的146.19万亩下降至2020年的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由31.47%下降至6.78%,低于福建省平均值,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21年,《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作为世界生态修复实践成功范例向全球公开推广。
①司法运行离不开科技深度融合
②司法运行需要把握联系多样性
③场所变更可能引发质变
④场所变更必然引发质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