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初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 , 觉耳中别有不同。月下听禅,旨趣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

(清 张潮《幽梦影》摘选)

【注释】①梵呗(bài):僧人念经声。

(1)、关于词义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借助偏旁释义,馨的偏旁为“香”,意为能散布很远的香气,以馨来修饰德。“惟吾德馨”里面的“馨”指德行美好。 B、根据课内迁移运用法,“香远益清”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旨趣益远” 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C、通过成语比较,“有仙则名”和“名垂青史”都是名字、名称的意思。 D、查阅字典,“是”的意思有:①正确,与“非”相对。②凡是。③表示肯定判断。④指示代词,这,这样。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孰大于是”中的“是”的意思是这,这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以诸葛亮、扬雄自比,含蓄地表达出自己与他们一样有高洁的情操。 B、甲文语言特色鲜明,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C、乙文写了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生活,展现了古人的情趣。 D、乙文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手法,文字简明,格调别趣清新,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4)、甲文和乙文都表现出高雅的情趣和不俗的节操,请你结合两篇文章做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文,然后答题。

【甲】寇准传

    (寇)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徴也。”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贬准为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

【乙】江南春

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丙】

    读(寇准)《江南春》,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有删改)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此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就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复相,又被丁谓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今广东海康)。③端委:朝服端正宽大,这里指朝服。④澶渊:地名,辽犯宋兵临澶州城(澶渊郡),宋军在寇准带领下战胜辽,后结澶渊之盟,宋辽百年无战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