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虞初新志·核舟记》)

【乙】

越数日,舟自澄江还,同舟憨道人者,有物藏破衲中,琅琅有声。索视之,则水葫芦也:朱中黄外,径五寸许,高不盈尺;旁三耳,铜纽连环,亘丈余,三分入环,耳中一缕 , 勾盖上铜圈,上下随绠机转动;铜丸一枚,系葫芦旁,其一绾盖上。怪问之,祕不告人。良久,谓余曰:“能从我乎?愿分中泠一斛。”予跃然起,拱手敬谢。遂别诸子,从道人上夜行船。

(选自张潮《中泠泉记》,有删改)

【注】:①憨道人:道士名。②琅琅:石相撞击声音。③缕:麻线或丝线。④绠:汲水器上的绳索。⑤绾:系结,佩带。⑥祕:秘密,隐秘。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有物/藏破衲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中轩敞者舱 不足外人道也 B、可:高二黍许 潭中鱼百许头 C、之:索视 忘路远近 D、绝:佛印类弥勒 率妻子邑人来此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魏学洢。作者通过本文赞叹了明代手艺人王叔远高超精妙的雕刻技艺。 B、【乙】文先简略介绍水葫芦的整体外部特征,再详细介绍水葫芦旁边的耳朵与盖子之间相连而成的机关,重点在于描述水葫芦上的机关外形特征。 C、两文均采用了空间顺序来介绍物品,表现了物品造型的精巧。 D、两文都从侧面烘托了制作者的高超技艺。【乙】文中“我”为了了解憨道人制作水葫芦的秘密,跟随他连夜上了船。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予跃然起,拱手敬谢。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