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 , 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①【会田】会,相约;田,打猎。②【檀子】人名。后文盼子、黔夫、种首皆为人名,③【为寇】做贼,这里指入侵。④【河】指黄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B、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C、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D、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衣冠(服:衣服) B、我也(私:偏爱) C、道不拾(遗:丢失的东西) D、有惭(色:表情)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邹忌劝说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B、【甲】文邹忌是形貌风流、怡然自得、善于辩论、勤于政务的贤士;齐威王是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弊鼎新的明君。 C、【甲】【乙】文中齐威王的人才观,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 D、【乙】文中齐威王心中的人才有檀子、盼子、黔夫等武将,还有种首这样道不拾遗的文臣。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张   仪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 , 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赵,乃遂入秦。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