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它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运用独特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服、鞋子和画屏等。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蜀绣的绣工和针法特点可以概括为:“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所谓“车”是指刺绣的关键部位,如动物的眼睛,一朵花的花瓣等处,由中心起针,逐渐向四周扩展。所谓“拧”则是指运用长短不同的针脚,从刺绣形象的外围逐渐向内添针或减针。这种独特的绣工使刺绣作品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因而,蜀绣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蜀绣作品曾参加四川省出口商品展览,赴美国费城展出,深受赞赏。并且同年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蜀绣作品荣获银杯奖。

材料二:

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代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清末至民国初年,蜀绣在国际上已享有很高声誉,在民国四年(1915年)国际巴拿马赛中荣获金奖。民国后,蜀绣虽然不再绣制朝衣和贡品,但绣制日用品的范围却越来越广,几乎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幼儿的披杉、鞋帽,大到结婚时的床上用品、室内装饰品及馈赠酬酢用品。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材料三:

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除有古代名家画作如苏东坡的怪石丛条、郑板桥的竹石、陈老莲的人物等,又请当时名画家设计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出一幅幅佳作。绣制流行图案既有山水花鸟、博古、龙凤、瓦文、古钱一类,又有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吹箭引凤、麒麟送子等,也有隐喻喜庆吉祥荣华富贵的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金玉满堂、凤穿牡丹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图案如芙蓉鲤鱼、竹林马鸡、山水熊猫、花鸟人物等也深受东西方人青睐。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蜀绣就是四川地区的刺绣作品,以绸缎和丝线为原料,运用独特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服、鞋子和画屏等。 B、“拧”是指刺绣的中心部位,由中心起针,逐渐向四周扩展;“车”则是指用不同的针脚,从刺绣形象的外围逐渐向内添针或减针。 C、蜀绣之所以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是因为其独特的绣工使刺绣作品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 D、清朝中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可见蜀绣当时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行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政府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对蜀绣进行管理,这为蜀绣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B、蜀绣图案多样,作品大多隐喻喜庆吉祥荣华富贵,比如鸳鸯戏水、山水熊猫、金玉满堂等。 C、民国后,蜀绣绣制日用品的范围变广,几乎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D、宋代是蜀绣发展的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已经非常成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就包含着对美育的重视。今天,我们用“中国梦”来激励人心,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民族的“兴于诗”;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制度自信,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新时代的“立于礼”;“成于乐”的“乐”不仅是音乐之“乐”,快乐之“乐”,而且是在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竞相迸发,精神的昂扬向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不断实现的“天下尽欢颜”之“乐”。从古至今,先贤们对于美育的思考从未止步,这些思想结晶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自民间、来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尤其需要加强美育。

(摘编自叶小文《美育为什么重要?》)

材料二: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延续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引导年轻人对美的追求,有助于以美为媒,沟通世界。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欢迎并接纳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我们相信,更懂得欣赏自己国家、民族之美的年轻一代,也是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美的使者。培养年轻人懂得欣赏中国之美,让他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连接中外,并把这种精神和气质传递到全世界,一定能让世界更多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

(摘编自杨帆《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材料三:

郎佳子彧,1995年出生,国家级非遗“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他用老手艺尝试做新题材,同时探索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面塑。

记者:北京冬奥会期间,你去人民大会堂做过展示,能讲讲那次经历吗?

郎佳子彧:我给外国友人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我在和摩纳哥亲王互动的时候,教他做了一个“冰墩墩”。他挺“害羞”地说,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只带回去一个,麻烦就大了。我又做了一个“冰墩墩”送给他,让他带回去一双吉祥物。

记者:你面前的作品叫什么?为什么想到做这样一个作品?

郎佳子彧:这个作品叫《巾帼》,是在三八妇女节制作的,很多女性医护工作者在抗疫前线做出了很多的奉献,我觉得理应做一个作品,向她们致敬。面塑当中有一个非常古老的题材就是传统戏剧,传统戏剧中有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穆桂英。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可以把她们类比起来。一方面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题材融合,另一方面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我们的传统戏剧也是非常绚烂的。所以我就把传统和现在拼合在一起,表达对女性的敬意。

(摘编自孟繁哲《把面人捏进了人民大会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可谓地大物博。土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因此,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摘编自《地理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①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消费约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70%。能源供应过分依赖煤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大量消费煤炭,特别是以直接燃烧方式消费煤炭,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大气中90%的二氧化硫和70%的烟尘排放是燃煤造成的。另外,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呈现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状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北部湾、东海和南海等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地区,因此“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的局面长期存在。

②核电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大规模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尽管我国已加快了核电发展步伐,但与发达国家核电所处的地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相适应。

(摘编自周乃军、乔旭斌的相关著作)

材料三

①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不过核能发电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换句话说。这台“发电机”不需要传统意义的“燃料”只要裂变材料进行裂变反应,就可以持续运转为我们输出源源不断的电力。

而且,这种以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能量替代矿物燃料的发电方式。不仅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导致温室应的气体,也不会产生火力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甚至没有粉尘污染。

(摘编自《核能是清洁能源吗》,中国能源研究会公众号)

材料四

①4月1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从核电运行、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发展状况。

②《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年新增商运核电机组2台,数量达到55台,额定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全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661小时,核电发电量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6%,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其中福建、辽宁、海南省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20%,分别为27.3%、23.4%、22.7%。

③2023年,共有33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满分比例和综合指数平均值位居世界前列。2023年我国在建核电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创近五年最高水平。

阅读

材料一

春意惹人醉,陌上花正开。远眺高姥山,杜鹃花海宛如鲜艳的绸缎缓缓铺开。高姥山是浙江省第一个省级生态旅游区,因具有罕见的高山断层湖泊景观和成群灿烂的杜鹃花而闻名内外。

以“花”为媒,以节“圈”粉,花开四季,花节相融。近年来,磐安更是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找到了发展的新机遇。2023年,磐安以“云伴山依  花样磐安”为主题,相继举办了樱花节、杜鹃花节等活动。接下来,磐安还将深入推进“樱花谷”“杜鹃谷"“银杏谷”“玫瑰谷”“芍药谷”五大花谷等项目建设,绘就“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文旅融合新画卷。

(新华网2023.4.26)

材料二

近年来,武义县紧紧园绕生态、绿色做文章,高标准推进“美丽河湖”创建,高质量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充分挖掘治水文化和人文历史,有效提升河湖生态景观,

一条条“美丽河湖”如同一条条细微的血管,将美丽乡村串联成珠,也带动了“美丽经济”的发展。在柳城镇全塘口村,满糖沉甸甸的莲蓬傲然挺立,在微风中轻揉慢曳,莲间,鱼鳖共泳,悠然自得。莲农们熟练穿行于荷塘间,拔开层层碧绿荷叶,细加找寻“增收富果”,眉眼间满是欣慰与喜悦,截至目前,该村具有“莲鐅”共养基地50亩,整村收入增加50万元以上。

(五水共治2023.8.15)

材料三

“这些秸秆重1600公斤,可换有机肥1600公斤。"11月2日上午,唐先镇葡萄种植户施汉波将自家的葡萄枯枝秸杆运送至收集点,换取有机肥料,据他估算,平均每年每亩地的秸秆可交换三四百公斤有机肥,能减少40%的用肥成本。

唐先镇系“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每年葡萄剪枝产生秸秆约1500吨,过去普遍露天焚烧秸秆,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对此,我市在2017年率先提出“秸杆换肥”模式,科学处置秸秆,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提高至 98.33%,“秸秆换肥”模式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专家肯定,并向全省推广。

(永康发布z023.11.5)

材料四

丽水九龙湿地公园,每年3一4月,成千上万萤火虫在林间飞舞,如繁星闪烁,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前来观看。

“湿地精灵”萤火虫对陆栖或水栖环境要求十分严苛,其生存繁育需要水质干净、环境湿润、食物充足的环境。自2013年首次大批量出现萤火虫聚集栖息后,九龙湿地十年接力悉心呵护这些小生灵,打造出了华东地区的“旅游打卡胜景”。

专家认为,九龙湿地萤火虫的密度与数量非常惊人,这得益于瓯江独特的生态条件,这种潮湿、润泽的环境,非常适合萤火虫的生存。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持着法布尔的精神。"*我们建议加大保护力度,另外我们也建议今年的赏莹活动能暂停,给莹火虫一点种群恢复的时间。”守望莹火虫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萤火虫博士付新华如是说。

(丽水网2023.3.20)

材料五

(《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阅读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ㅤㅤ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ㅤㅤ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ㅤㅤ“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4日,有删改)

ㅤㅤ材料二:

    ㅤㅤ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快乐阅读博览群书、积累学识、增长才干、涵养道德、坚定理想,根据“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安排,4月23日,在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国家图书馆等部门共同举办“世界读书日•成长与担当”网络主题直播活动。

    ㅤㅤ从选书到读书,从阅读到写作,从个体到社会,从品书到荐书,直播活动不仅有力引导广大青少年认知阅读的意义、找到阅读的乐趣、掌握科学的方法,还为他们推荐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等一批优秀的出版物,送出了一批优秀图书、文创和阅读器。不到两个小时的直播,近300万人次青少年收看互动。很多网友表示,将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与力量,书写更出色、更全面的人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书店成为网红打卡圣地,你怎么看?

材料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晓书馆”“钟书阁”“言几又”“西西弗”“三联韬奋书店”……一个个网红书店最近进入人们视野,到网红书店“打卡”成为一种潮流。到底是去网红书店拍照、打卡、遛娃、买文创、喝咖啡,还是去看书?成为网红有错吗?网红书店靠什么赢得读者的心? 

材料二: 

 

(某网红书店)

材料三: 

走进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的言几又书店,好像进入了一个“百宝箱”。喜欢书的读者点一杯咖啡,可以伴着咖啡香读书。更为吸引人的是这里的其他体验项目,从家居、儿童美术中心、服饰、到艺术画廊、花艺、盆栽、 DIY手工艺……言几又突破了书店的传统业态,用创新释放出多元价值。 

2018年至今,北京新增200余家实体书店,如建投书局、上海三联书店、言几又、西西弗和钟书阁等均入驻北京市场,当下,实体书店的创新已从一线城市走向更为广阔的三、四线城市,在江西定南县瑞友书店,读者可以精选图书,还可以享受到餐饮、文创、生活家居多元服务,这不仅带动了图书销售量的增长,也为城市开拓了新的文化空间。如今,实体书店已继电影院、超市之后,成为大型购物和文化中心的“标配”,通过书店,给城市市民带来人文关怀,让大家得到精神的释放,“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当网红从时尚转变为一种公共空间,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说。 

材料四: 

最近,重庆市渝中区有家旧书店“火了”,这家书店不但凭借独特的“凌乱”风格被媒体关注,还吸引了众多来拍照打卡的市民和游客,有时甚至需要排长队才进得去。对此, 70岁的店主王米渝立了个规矩——拍照可以,拍完照得买一本旧书。乍一听,“买书拍照”规矩很像“霸王条款”,但这得到了不少网友、读者的支持。据了解,店主王米渝是个地地道道的老书虫,他开设旧书书店主要是为了结交更多真正的爱书人。他说:“以前全都是来看书的,现在都是来拍照的。”可见,设置所谓的“霸王条款”只是保护读者的无奈之举。打卡拍照固然能够提高书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被“景点化”的困扰,再加上网络时代下网络阅读对实体书店的不断消解,实体书店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少了“哗啦哗啦”的翻书声,多了“咔嚓咔嚓”的拍照声,当下的实体书店似乎更多扮演着景点、打卡处和咖啡厅的角色,文化消费和休闲的意味大过了读书本身。 

在“流量”时代,实体书店如何平衡打卡和阅读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课题。那么,不妨把“买书拍照”当做一种善意的督促;读书是最好的“打卡”,打卡一本书比打卡一家书店更有意义,更值得“炫耀”。 

(选自 2019年12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