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九江十一中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庐山

二十一日别灯 , 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都湖 , 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故两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 , 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际目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灯:慧灯和尚。②都湖:又作“鄱湖”。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恃 

②且 

③夷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

②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五老峰“真雄旷之极观”。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宋代名人范仲淹主要生平经历表

生平简介

选文摘录

26岁①____

【甲】公以进士释褐①为广德参军,日报其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数以盛怒临公,公未尝少挠,归必记其往复辨论之语于屏。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②之,徒步而归。非明于所养者,能如是乎? 狱官有亭,以公名之者旧矣。

(节选自汪藻《范文正公祠堂记》)

39岁上万言书,执经讲学。

【乙】至楚州,以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延掌府学,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生徒辐辏③。尝上宰相书,请择郡守、□县令、□游惰、□选举、□将帅,凡万余言。殊从之,遂除仲淹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无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宋代士大夫踔厉④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节选自《宋名臣传》)

52岁②____

【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所得赐赍⑤,省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与语不疑,士勇边实。边上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节选自《宋名臣传》)

57 岁贬官邓州,

坚守初心。

【丁】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注释】①释褐: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官职。②鬻(yù):卖。③辐辏(còu):形容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④踔(chuō)厉:雄健,奋发。⑤赐赍(jī):赏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

西湖载客恣游从 , 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

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诏以为康定军。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④砦(zhài):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⑤钤(qián)辖:节制管辖,宋代武官名。⑥鄜城:地名。⑦籴(dí):买进(粮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