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
②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材料一: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他凭借着对焊接技术的求索和钻研,填补了国内多项高速动车组、铁路客车、城市轨道客车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的空白,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在被主持人问到如何理解工匠精神时,李万君是这样回答的:“把技术提升到极致,把每件产品都当成是艺术品,我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材料: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的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1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材料一: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支教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平凡的、哪怕被太阳照拂不到的微弱生命,也有怒放的能量,给了观者最深的感动。一次吟唱,让一首“孤独了几百年”的小诗被世人牢记。
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的妻子到贵州乌蒙山区石门坎的苗寨支教。在梁俊支教的第一学期,孩子们唱古诗的声音就响彻山间,在他两年的支教生涯中,他教会孩子们100多首古诗词,其中50首被他谱成曲。梁俊说:“我发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可以找到生命的价值,等待绽放出来的时刻。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重要。”
材料二: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里写下的文字,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誓言。
①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我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④我国高度重视军控与裁军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展望未来,我国要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