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一诊物理试题
(1)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向移动;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再做几次实验。再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规律的普遍性
(3)当货车所载货物重心太靠后时,货车会翘起来,如图所示,这样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若以后轮为支点,货物对货车压力F的力臂用表示,货车重力G的力臂用
表示,货车之所以会翘起来,是因为
(选填“>”、“=”或“<”)。
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测量 序号 | 动力 F1/N | 动力臂 l1/cm | 阻力 F2/N | 阻力臂 l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15 |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blank#}1{#/blank#}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blank#}2{#/blank#}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blank#}3{#/blank#} (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的测量{#blank#}4{#/blank#} .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blank#}5{#/blank#} N.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blank#}6{#/blank#} ,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