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看见孩子的好

①春寒料峭,晚上八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不一会儿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走起路来就像驾船一样。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②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这个细节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品尝到了生活中的甜。

③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女儿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_妈妈会不会被淋湿?

④女儿不期然流露出的爱和关怀,瞬间将妈妈击中,于是艰辛尽洗,顿觉余生可期。每个妈妈都应有这样的甜蜜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

⑤看见孩子的好,也就看见了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

⑥但看见是不容易的。

⑦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焦虑。

⑧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_身体好吗?_心情好吗?_喜欢上学吗?”

⑨“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

⑩“你不能接受他现在的成绩,对吗?”

⑪“是啊,每次开家长会都特没面子,感觉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啥也不是一样。”

⑫“其实是你想多了,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普遍存在的,这没有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更需要被父母爱,因为他们得到的认可太少。”

⑬“我还是想他成绩好点。”

⑭“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_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

⑮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

⑯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_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

⑰看见孩子的好,就看见了生活的甜。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

(原文/汤馨敏,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读①②段,说说“让我感动不已”的“这个细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①③两段中,两位妈妈看到了女儿的“好”,品尝到了生活的甜。请简要概括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
(3)、第⑥段中作者说“看见是不容易的”,请结合“我”和朋友的对话,说说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的原因。
(4)、综观全文,说说“看见孩子的好”对孩子和父母分别有怎样的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苔痕上阶绿
                                                                                                 郑耀虎
      ⑴苔藓,在南方随处可见。
      ⑵在街上行走,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苔藓,就像地毯一样。如果你踩一下,你会感觉软绵绵的,有一厘米厚。如果挖一块下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是由很多相同的单位肩并肩、根连根地排列在一起组成。再仔细观察这个小的单位,像一株“小苗”。“小苗”分两个部分:底部呈黑褐色,粘着泥土,像普通植物的根,上面的部分呈绿色,像普通植物的叶子。在这里之所以用“像”这个词来描述,是因为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根”和“叶子”。虽然这两部分的功能和高等植物的根和叶类似,但是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还没有分化出维管组织,甚至只是一单层细胞,应该把像根的部分称为假根(或类根),把像叶子一样的部分成为茎叶体(茎和叶还没有分化成独立的器官)或叶状体,正如动物学家把蝗虫的“嘴”称为口器,把羚羊的“脚”称为蹄一样。
      ⑶有时候,你观察到的苔藓不是上面所说的那样。你可能会发现“地毯”比较薄,并且上面会丛生着一些“豆芽”。这些“豆芽”的梗是红色的,插在叶状体上,“豆芽”的头是红褐色,有时上面分布着黑褐色的粉末,你可能会猜到这些“豆芽”就是苔藓的生殖器官。的确,这些“豆芽”头上的粉末就是苔藓的孢子,孢子落在地上,会生出新的苔藓,这就是典型的孢子生殖。这个“豆芽”就是苔藓的孢子体。如果长时间连续观察,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块湿润的土地慢慢变绿,慢慢长出一层肥厚的“地毯”,这层地毯全部由叶状体组成;过一段时间后“地毯”变薄,在地毯上长出孢子体;再过一段时间,孢子体渐渐枯萎,“地毯”的面积增大,又继续变得肥厚,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苔藓的世代交替现象。
      ⑷苔藓喜欢湿润的环境,一方面是因为它继承了藻类植物的“传统”,其受精作用还离不开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从形态上来讲,它还只有“假根”,假根没有维管组织,吸水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必须把整个身体都“沉浸”在水分中才能维持生命。虽然没有进化出发达的吸水器官,但是苔藓整体的吸水能力是惊人的,其吸水量可以达到干重时的15—20倍,而且有苔藓覆盖的区域水分蒸发量只有净水表面的1/5。因此,苔藓既是水孕育的,又是水的忠诚卫士。在森林草原、沼泽滩涂、河边湖畔、路旁街边、墙角砖缝,只要是稍有湿气的地方都有它们的生长,同时它们也守卫着这一片湿润。
                                                                                                                                ——《教师博览》(有删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株海棠

       ①那年,我们办公室搬迁,该搬的东西基本上都在新办公室就位,最后只剩下一盆海棠,同科室的小李气喘吁吁地搬着它,站在新办公室门口说:“这盆海棠放哪?”科长急忙用手指着我的办公桌,应声道:“就放在窗下三惠办公桌头吧。”于是,这株海棠便经常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我默默瞥一眼那株大叶海棠,又矮又小又瘦,盆中的黑土脏兮兮的,叶片皆是星星点点的麻脸,从未见它开过花,像一棵山涧里的野蒿,留它何用?扔掉算了,我不愿经常在眼前看到它那猥琐的形象,令人心里不舒服,但领导喜爱,只好听其摆布了。

       ③我想起古代名士却偏爱海棠,宋人苏东坡描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装。”还有诗句赞道:“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金人元好问也有诗句吟道:“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他们把海棠描绘得如此高雅,让我费解。

       ④冬去春来,在我桌边的那株海棠疯长起来,进入初夏竟超出办公桌半米高。好像天天都在变,叶子又肥又大又嫩又绿,颜色由浅变深,生机勃勃,这使我对它有了好感。

       ⑤某日,我心里颇烦,默默坐于办公桌旁,紧蹙眉头,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口,仰望窗外那蓝天高空,飘荡着的几朵白云,在缓缓变化着不规则的形状。良久,收回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把视线落在面前那株大叶海棠上,细观之,发现它的茎、叶、花都很奇特,心里不禁一颤,原来海棠竟然这么美呀!

       ⑥那株静静伫立的海棠,主茎有拇指粗,像青竹节似的。茎节处有小毛刺儿,并生发出许多幼嫩的枝杈,有长有短。主茎像一根支柱,支撑着那枝杈上宽大繁茂的叶子。这些叶子肥大而奇特,中间凹陷,勺子似的,正面呈深绿色,背面呈朱红色,如同天上的红云。叶子边缘有毛茸茸的如发丝细的小锯齿。轻轻扒开叶子,叶下隐藏着一朵朵红得像胭脂的小花,层层叠叠,簇拥在一起,似花环套花环,形成一个鲜艳的大花球。花瓣如同压扁的小山桃,又像少女染红的手指甲。嫩黄色的花蕊,包裹在花瓣中间,含而不露。朵朵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它默默地隐藏在海棠叶下,不愿炫耀自己。由这些花点缀出的整株海棠,漂亮极了,这不由让我想起词人李清照的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⑦我终于明白那些古人钟爱海棠的情结,明白了科长为什么不让丢掉那盆海棠的原因。原来,它竟是如此之艳丽,如此之娇媚,这不得不使我改变对海棠的看法了。从此,我精心养护这株海棠,使它枝繁叶茂、鲜花常开,使它为我们的办公室增添一份生机和春意。

       ⑧后来每当我细细观赏这株海棠时,心里就有一番感慨,假如当初很讨厌它,把它扔掉,或挪走,或让它干枯而死,那我很难改变对海棠的看法,或永远不会发现它的美;再如每人都像我这样,老是带着对事物最初的判断眼光去审视一切,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_的黄蜂伏在菜花上,_______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________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________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____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乙】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身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_______一块雪,_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_着,__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便___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问题。

阿婆, 又落雨了

①落雨了,雷公敲锣打鼓震慑着人间,老天爷的眼泪几乎要把农田里的庄稼浸透。 雨水滑落屋檐, 如阿婆的白发缠绕在我的手上。

②阿婆的手,那是一双枯槁的,满是茧子的手,轻轻地摩挲着我的脸, 触感像是工   厂里用来磨刀的那种硬纸板。我躺在阿婆的怀里, 她用闽南语说: “妹啊,雷打,不怕。” 阿婆的声音似一道屏障, 隔绝了所有能击垮小孩子心灵的恶魔。

③阿婆的手很大,阿婆的手又很小。

④她的手里载满了一年四季收获的五谷, 而如今她的手却再也塞不下我。我记得, 先前的她牵着我肉乎乎的小手,带我走过村里许多坑洼不平的泥路。农家为看门防盗会 养些中华田园犬, 那些大黄狗总在巷子里乱窜。它们总爱戏弄路过的孩童,朝着他们犬 吠。那时最怕的东西,除了老师课后留堂, 就属大黄狗吠叫时露出凶横的尖牙。每每此 时,我紧紧攥住阿婆的手, 她似乎也感应到了我的害怕,连忙对那狗啧啧几声,“去! 去!去!”后来,她牵过许多娃娃的手, 年老的皱纹覆盖着新生的皮肉。

⑤阿婆的手是灵巧的。

⑥那双手会编草席, 会用镰刀割水稻,也会在过年时和糯米粉做田艾饼。那是老家 独有的风味小吃, 从我孩提时有记忆起那田艾饼清甜的香味与软糯的口感早已被在 雷州半岛的每个土著生命里。每当看到缕缕炊烟缭绕村庄人家,空气里漫着那股香甜的, 软糯的香气,便知是春节来了。

⑦年幼的小孩自然是被禁止到厨房捣乱的,可我即使已经比阿婆高了一截,她还是 要自己来和糯米粉、放馅料、捏饼子。

⑧我还记得,做馅料的冬瓜糖甜得发腻, 那甜味像是隐形的鱼钩, 钩着了小孩子的 胃。到最后,免不了小孩们偷跑到厨房,揣走几颗冬瓜糖, 也顾不得口袋干不干净。阿 婆在放料的时候, 发现糖少了,我们这些小孩自然会被念叨几句话。吃了糖的我们心里 甜滋滋的, 哪里听得进去阿婆说甚呢。

⑨阿婆的手是暖暖的。

⑩一次子夜,我不知犯了什么错被阿婆锁在门外。我又惊又怕,唯恐阿婆常说的那 只爱吃小孩的大山猫抓走我。我哗哗地哭起来,泪水迅速淌满整个脸蛋,用尽全身的力 气拍打着门:“阿婆,我知道错了! 阿婆,我知道错了! ”

夜色澄清透彻,月光在院子里描绘了一幅抽象的山水画。

⑩阿婆推开门, 一把将我抓进院里。那双手, 如秋风覆盖麦浪般覆在我的脸上,湿 润的液体与她有温度的手掌交织在此刻。年老的茧子摩挲着嫩滑的皮肤,她呢喃着:“妹 啊, 你要乖!”她那极轻的语调生怕吵醒了夜里的生灵。

⑩阿婆的手是土黑色的。

⑩阿婆和农活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那双土黑的手似从土里生长出来般充满原生的力 量。课业繁重的时候,总会接到阿婆电话。她时常在电话那头和我说,“阿婆啊,可忙 呢!和你阿公摘了好几天的辣椒哩!”那声音听着喜悦又带一丝愁。阿婆的声音化成丘 陵里的雨水,沉重有力地打在我心上。

⑥东方鱼肚白, 我望着天,想着阿婆。

⑩那双粗糙的, 灵巧的,暖暖的, 土黑的手在我记忆里忽闪着,直至变得清晰。我 渴望抓住她,但她忽近忽远,像一条随风飘舞的丝带。

⑩近了!我伸出手握住她。一股暖流从她的指尖潺潺流入到我的身体, 我的血脉里。 忽然,那双手腾空消失,我再也寻不到了。阿婆的温度却如永恒的火焰在我生命里燃烧 着。

⑩雷公从不对人间心慈手软,闪电噼里啪啦地来到世界,最后只剩道道白光闪现。 雨水默默无闻灌溉着庄稼,和大地起舞, 尘雨飞扬。

⑩阿婆去了哪?她化作了这大地的一粒土,一滴水,一股流动的血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家乡茶的清香

厉彦林

①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迎一缕山风,煮一壶热茶,仔细品一口,是多么惬意。

②我的故乡山东沂蒙山区,乡亲们有早晨喝茶的习惯,尤其上了年纪的人,这是必须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水融合着亲情友情,待客敬茶成为沂蒙山区城乡人家的礼仪风尚。

③原来乡下生活条件差,我记得早年间,乡亲们喝大碗茶,后来兴起搪瓷茶缸,有的直接放到火炉上烧。麦收时节,有的用做饭的铁锅煮茶水,盛进木筲或铁桶担到地头上。后来条件好了,喝茶也讲究起来,好多人家用上当年比较时尚的“快壶”烧水泡茶。

④快壶,是沂蒙山区农村的一种烧水工具,如今基本见不到了。它全身都是铝皮做的。底部三条腿,壶的主体是圆柱形,中间竖着上细下粗的圆锥形内胆,也是烟筒。外层铝皮与烟筒之间能盛一两瓢水,盖上铝皮盖,既卫生又保温。壶的一边是壶嘴,另一边是壶把。可用木柴、树根、树枝或庄稼秸秆作燃料,点上火从上而下放进烟筒,一会就能听到水的响声和沸腾声。水烧开后,先倒掉壶嘴里不开的那截水,再倒入暖瓶,然后冲进放好茶叶的茶壶,闷上几分钟,就能倒出茶香扑鼻的茶水。

⑤记得有一年“五一”假期,我和妻儿回到沂蒙山区的老家厉家泉村。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大公鸡的啼鸣声、呱嗒呱嗒的风箱声和快壶里木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就把我吵醒了。我赶忙起床,只见爷爷正坐在木墩子上,用斧头劈一根老槐木往快壶里填,要烧水泡茶喝。父亲刚担回两桶清冽的泉水,在洗刷茶壶和茶碗。母亲则在忙着做早饭。

⑥“这是咱村炒的新茶,咱尝尝吧。”父亲递给我一包用粗糙的牛皮纸包着的茶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我按长辈示范的规矩,开始往茶壶里放茶叶、倒开水。待茶叶在茶壶里闷了几分钟,把最先倒出的半碗茶水重新倒回茶壶里,轻轻晃了晃,然后用蜻蜓点水的方式先“点一下”,再边抬高茶壶边倒茶水,漫过半茶碗就好。那茶水黄绿明亮,清香诱人,我双手把第一碗端给正在得意地看我倒茶的爷爷。爷爷捋了捋胡须,高兴地喝了一口,烫得一激灵。我被吓了一跳,爷爷仍然直夸:“好茶,好喝。”然后我依次给全家人每人倒了一碗茶。习惯“粗茶淡饭”的人家,小院里立刻茶香萦绕,欢声笑语。这一壶热茶,把这个山村的早晨泡得暖意融融。

⑦我们村东、北、西三面有山,尤其东侧的南北山云雾缭绕,这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长茶。这些年,人们生活品位提高,喝茶越来越讲究。种茶、卖茶叶成为我们村父老乡亲的重要营生。村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茶园,迈出家门就能看到翠绿养眼的茶树丛。清明时节,光滑油泽的茶芽在春风春雨中摇曳。茶芽尖上,晶莹的水珠,闪动一丝微亮的光芒。

⑧无论回到故乡还是身在外地,不管是忙于工作还是闲读写作,我养成每天都喝一杯地道家乡茶的习惯。每天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煮一壶故乡的茶。沸腾的茶水如云雾翻滚,那味道满室飘散,清甜醇香。茶水入口的瞬间,顿感与故乡血脉相通、根脉相连,身心一时澄澈清明起来。

故乡,让我念念不忘的,何止是这一壶热茶呀!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25日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