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打车时,有时碰到导航提示前方有交通事故时,出租车司机在不清楚具体事故的情况下会脱口而出“一定是个女司机”,还开玩笑说如果打车时遇到女司机就不要坐,免得出事。

有次接女儿放学,碰到前方小型事故拥堵,才十岁的女儿竟然脱口而出“一定是个女司机”。我开玩笑说;“妈妈也是个女司机。”虽然她当时有点儿羞愧,但我却意识到,这种对女性驾驶水平的贬低和不假思索归因到女性身上的性别偏见,已经渗透到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了。

材料二:

性别偏见有多种根源:

1.社会根源。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在古代,女人更多起到繁衍后代的作用,她们在做生意、打猎以及参与战争方面不如男人。不平等的经济、社会地位,以及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和态度,社会化了这一性别偏见。偏见一旦形成,很大程度上就会由于习惯而持久存在。如果偏见被社会接受,许多人将会顺从这种潮流。

2.动机根源。当女性也能和男性在某些方面平等竞争时,难免会给男性的优越感带来冲击。基于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比如女司机作为男女平等后出现的群体,在刚进入群体竞争时,很容易成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替罪羊”。

3.认知根源。刻板观念和偏见态度,与其说源于内心深处的怨恨,不如说产生于心理活动机制,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我们通过刻板印象简化环境,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很多信息,依赖刻板印象能使我们看起来轻松又高效。很多人听说某个信息后,等不及了解最真实客观的情况,就简单归因,这样可以最快地得出一个结论,好巩固自己对这些情况的控制权。

由于偏见源于很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所以纠正起来并不简单。但我们依然有办法来减少偏见:如果不平等的状态滋生偏见,可以谋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来消除不平等;如果偏见常常使得歧视行为合理化,可以通过法律要求非歧视;如果社会支持偏见,那就努力取消这些支持;如果对一个群体的偏见已经固化,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实际行动打破偏见,让人们看到破除偏见带来的好处。

(有删改)

材料三:

常见疑问一:男女生理本来就有差异,我说男性更理性、女性更感性不算性别偏见吧?

答:虽然男女存在生理差异,但这个观点并非科学观点,仍属于性别偏见。

首先,科学研究显示,A.____。

没有证据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构造有明显差异。研究人员扫描1400多个人类大脑后,发现男性和女性大脑中组织的性质、体积和脑区间的连接并无明显不同。而且,研究普遍观察到,女性个体之间、男性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大于女性群体和男性群体之间的差异。

其次,此类话题的延伸在新闻舆论中并不止步于男女理性和感性的讨论,而往往被发散为“男性的理性是一种优势和能力,女性的感性是一种劣势或缺点”。这样的评论显然属于不切实际的负面概括性论断。因此,应避免宣传这一带有偏见性的观点。

常见疑问二:B.____。

答:不是。任何性别群体都可能成为遭受偏见的对象,性别偏见的负面影响也会随之而来。男性在教师、护士、全职爸爸等岗位上也会遇到性别偏见引起的歧视,例如被质疑不够细致,或不如女性具有亲和力,这往往会使遭受偏见者丧失信心甚至失去工作。(有删改)

材料四:

性别中立育儿,并不意味着否定孩子的生理性别,而是指放弃对儿童基于社会性别的要求,让儿童自己选择更喜欢的颜色、玩具、衣服、运动、职业……从而自行探索性别表达,不被束缚地开始自己的人生。

也许有人要问:性别中立,会不会导致小孩混淆自己的性别身份?一项研究表明,在瑞典性别中立幼儿园上学的儿童对身份的困惑和在主流传统学校成长的儿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会注意到他人的性别,他们只是在性别刻板印象测试中的得分更低,而且他们更愿意和陌生的异性儿童一起玩。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平均每本获奖儿童图画书中的男性角色和人物数量都超过女性。社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但成长在一个性别中立的环境肯定有好处。我们呼吁儿童读物减少性别偏见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认识到,比起成为符合规范的“男子汉”“大家闺秀”,真正的自由是男孩也可以玩洋娃娃,也需要围上围裙做家务,女孩也能玩机器人、开挖掘机,体验以自己为主体的广阔人生。

(有删改)

(1)、下列诗句,没有写到赞美女性不输男性的一项是(   )
A、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班固《咏史》) B、江左风流属谢家,诸郎如玉女尤佳。(刘克庄《十叠》) C、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D、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乾隆《木兰祠》)
(2)、材料一中出租车司机和作者女儿下意识认为造成事故的“一定是个女司机”,这种性别偏见的根源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3)、阅读材料三,根据语境补全A、B两处横线上的内容。
(4)、请根据下面所给情境,结合材料找出依据,向家长解释园方举措的合理性,帮助家长改变观念,放下顾虑。

某幼儿园尝试“性别中立育儿”:园区内男孩和女孩的玩具不分区,恐龙、汽车模型和芭比娃娃放在一起,孩子们想玩哪个都可以;书架上都是精选的没有性别偏见,没有传统公主、王子故事的现代童书;招聘更多男教师,尽量平衡教师性别……

针对园方做法,家长们议论纷纷。

家长A:我家是男孩,本来就不用面对什么性别偏见,园方搞“性别中立育儿”,反而会让孩子混淆性别身份。

家长B:男女天生差异就非常大,本就应该从小按性别分成不同的群体来培养,园方将两者混在一起,一定会加剧群体竞争。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在关于《水浒传》的阅读交流会上,九年级1班同学各抒己见:

小唐:《水浒传》全是糟粕,就比如武松血溅鸳鸯楼,连丫鬟都杀,算什么好汉?

阿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敢作敢当,怎么不是好汉?独臂擒方腊,怎么不是好汉?

小唐:可原著中明明是鲁智深擒的方腊!

阿豆: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都是“武松独臂擒方腊”,权威认证,准没错。

兰兰:小时候听评书和看各个版本的民间故事,都说是“武松独臂擒方腊”,武松那么威猛,老百姓都那么喜欢,那方腊肯定就是他擒的。

小芳:反正我是武松粉丝,他是我心中的神,独臂擒方腊,这才是最完美的设定。杀丫鬟?怎么可能!

小唐:要真是武松擒的方腊,那原著中智真长老为鲁智深作的偈语“遇腊而执”作何解释?

兰兰:历史上的方腊和武松就不是同时代的人,施耐庵和其他作者不都在虚构改编吗?只要改编得好,我照样喜欢。

阿豆:我看一湾浅蓝的《戒刀》就改编得挺好。

小唐:什么?武松居然和方腊是师兄弟?拜托,改编可不是乱编!

小语:我赞同小唐的说法,《水浒传》尽是糟粕。此书恶毒污蔑丑化女性,108将仅有3位女性,毫不重视。且女好汉个个相貌丑陋,绰号母夜叉、母大虫、一丈青更是粗俗不堪。

【材料二】

批判性思维,其主要内涵是:以一种保持怀疑的、无偏见地、理性的态度进行分析和论证的思维技能。批判性阅读是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中的应用,是一种我们阅读文本时有意识的主动参与和作者进行内在对话的阅读方式。我们作为读者,与作者是平等的。当我们阅读作者叙述的观点时,也在同时进行思考:作者表述的观点是否正确?该观点是否有充分的依据来支撑?作者由理由到结论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我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

在上述情形下阅读时,我们就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思考者,与作者进行着观点的交流。批判性阅读一般要经历理解和批判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处在理解阶段时,我们的阅读目的是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站在和作者对话的立场与作者进行观点的交流,阅读的首要任务是发掘作者所表达的论证过程。从理解阶段进入批判阶段,我们的阅读目的变成了对先前发掘的论证的质量评估,此时以自主思考作者论证的观点为主,阅读的任务就成了对先前论证过程的拷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逐步积累批判性阅读经验,少走弯路。

不要迷信权威,即使是权威专家的话和权威教科书上的知识也有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很多读者在看到作者身份、出版物来源之后,往往潜意识或者下意识地将里面的阅读内容视为金科玉律。

对于各种资讯、信息、知识需要区分事实表述和观点表述。

在阅读的时候不要预设立场,不要先被情绪所困扰。预设立场和充满情绪是内心存在偏见的表现,容易禁锢读者的思维和视野,影响读者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从偏见和情绪的土壤之中只能盛开非理性的花朵。

如果产生质疑,那就去寻找一手资料,并且通过严密论证去证实或者证伪自己的判断。这样既可以加深对于已有知识的理解,又获取了新的知识,并且强化了读者的批判性经验。(改编自“知乎”网站)

【材料三】

有网民在浙江省政府网站留言建议“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网站对此进行了答复,认为《水浒》内容能被选入教材,主要考虑到“《水浒》文学价值巨大”“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以下为部分回复内容:

《水浒》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水浒》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是阅读《水浒》不可回避的问题。但阅读《水浒》是否必会造成中学生误入歧途?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当代青少年误入暴力犯罪深渊与《水浒》有直接的因果关联。退一步来说,如今阅读的渠道太多,单靠“堵”的方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唯有理性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让学生个体“偷摸着自由阅读”相比,将《水浒》内容选入教材并进行有效引导,又何尝不是更优举措?正如华南师范大学张敏强教授认为:“《水浒》内容很有价值,应在中小学课本中保留,但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授课老师有必要进行引导。”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其经典性而完全忽略对学生困惑的引导,也不能因为其充斥“暴力”等元素而因噎废食,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华”和“糟粕”,要以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它,通过解读,实现解“毒”。

(改编自浙江省政府网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