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贺年的文化本色

刘金祥

①文化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等方式固化下来的。就社会个体来说,文化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伦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就社会整体而言,文化礼仪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鉴于文化礼仪具有重要功能和特殊作用,我国历朝历代均把开展文化礼仪教育作为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所进行的贺年活动即为典型例证。古老的贺年活动至今仍然盛行于庙堂和民间,流布于海内外华人社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一种文化礼仪,贺年已深深植根于炎黄子孙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②贺年,简而言之就是向他人庆贺新春、祝贺新年。作为一种官方文化礼仪形式,贺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代和两汉时期,兴旺于南北朝和隋唐阶段,至宋代由于受程朱理学的浸润与影响,逐渐在民间市井中传播扩展,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寻常百姓还是三教九流皆行贺年之礼,进入清末民初贺年日益畸变,走向庸俗化和流俗化,尽管彼时贺贴形式繁杂多样,但贺词内容单调乏味,大都是些升官发财之类的俗语,于不觉间将市侩气味和交运心理传递到人际关系中,久之沉积为瘤疾与陋习。时至今日,即便不是逢年过节,人们也经常以微信、短信、视频和抖音等现代通信方式,频频转发一些“做大官发大财行大运”之类的口彩。贫乏的语言表述和低俗的思想情趣,导致贺年越来越远离其良好的初衷。事实上,贺年作为一种传统礼仪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赡的文化内涵。我国已故著名民俗学家兼散文作家钟敬文先生在《中国地方传说》中指出;贺年不同于与西方国家杂乱无序、狂欢嬉闹的圣诞节,它是以一种悠缓节奏和优雅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贺年与众多西式节日礼俗迥然有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文化礼仪的贺年,呈具规范功能和教化作用。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淘洗和时光磨砺,贺年早已演化为国人的一种民俗仪式,早已逐步演变为具有某种人伦亲和性和情感归属性的交际载体。每年春节期间,人们不仅相互“齐之以礼”,而且“道之以德”,以真情实感互相慰籍,以理想情怀互相鼓励,以担当尽责互相期许,从而赋予了贺年以更多社会意义和更大人文价值。特别是中国古代一些文化典籍。记载了过年时诸多家人间的复戒、亲朋间的贺赞、同事间的贺勉、邻舍间的贺慰,不仅为贺年注入了温情暖色,而且为贺年增添了文明色彩。

③时光流转到当下,伴随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国民经济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态势,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攀升,礼贺仪式逐渐回归和兴盛起来,尤其是在元旦、春节期间,最为集中和频繁。保持贺年的文化礼仪的本色和属性,使其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敬重气节风范、增进感情友谊的路径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④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国人的心灵仪式。贺年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节日习俗,承载着一个民族悠远的记忆和情怀,绵延着一个社会的情感归宿力和文化凝聚力。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核心定力和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文化是每一个文化人的责任与使命。文化人过春节,更应葆有一份心灵的高贵、性情的儒雅和为人的亲和。作为一个文化人,我欣赏更钟情充满家国情怀和民族胎记的贺年活动,愿意秉持和坚守这一被当代人看来很原始很遥远的文化礼仪。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7日,有删改)

(1)、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化礼仪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般包括社会个人和社会整体。 B、贺年作为一种官方文化礼仪形式,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在明清时期走向庸俗化和流俗化。 C、在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攀升的今天,礼贺仪式在元旦、春节到来时最为集中和频繁。 D、贺年习俗承载着一个民族悠远的记忆和情怀,绵延着一个社会的情感归宿力和文化凝聚力。
(2)、选文主要介绍了贺年文化的哪些内容?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永远是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级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我国古代建筑是如何以“柔”的办量来抗震的呢?
       ③其一,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而西方数千年间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但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不仅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而且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这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
       ③其二,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拱、榫卯:抗震的关键。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积,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⑤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粱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物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丝笪盔堂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⑥鸢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同时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这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⑦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其他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都为古建筑抗震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裁,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再如在高大楼阁的暗层中设置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这些既令我们惊奇,也令我们自豪。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③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小题。

拿什么来清除太空“杀手”?

    ①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最近发布消息称,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日本第六艘“鹳”货运飞船(又叫H—2转移飞行器),在太空进行的清除太空垃圾实验失败。该飞船已于2月6日在太平洋上空烧毁。

    ②这种清理太空垃圾的方法系首次在轨实验。根据日本科学家的设计,这艘飞船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尝试清除太空垃圾:首先从飞船上弹射出圆柱形的模拟太空垃圾,接着释放一根长700米的金属电动系链(用不锈钢和铝制成)并接通电流。通电的电动系链可以在飞行中不断切割地球磁场,从而获得与太空垃圾行进方向相反的拖拽力,令太空垃圾减速、并最终坠入大气层烧毁。日本原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将这一技术实用化,用于清扫高度800—1400公里地球轨道的太空垃圾。由于实验失败,这一计划将被迫延后。

③太空垃圾又被称为轨道碎片,主要包括报废的卫星、火箭助推器、宇航员工作时留下的航天服和工具、航天器碰撞产生的碎片等。据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目前近地轨道约有2.7万至3万个体积大于10立方厘米的太空垃圾,以每小时2万多公里的速度绕地球旋转。伴随着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发射任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已经有6000多次太空发射记录,废弃的卫星超过5000颗。虽然报废的航天器大部分坠入大气层并烧毁,但太空中的碎片每年都在以2%至5%的速度增加,太空中大量“行走的杀手”,严重威胁着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卫星被碎片垃圾“撞晕”已非罕事,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了规避太空垃圾,国际空间站每年都要进行十几次规避飞行。

    ④太空垃圾的泛滥,使得开发主动移除太空垃圾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目前,主流的清理技术包括此次日本采用的电动系链系统移除技术、交会捕捉移除技术、喷射移除技术、激光主动移除技术、充气阻尼移除技术等。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打捞网、“鱼叉”、风帆和机械臂等各种工具,将捕获到的太空垃圾拖回到地球大气层,并在那里燃烧和分解。时下对这种技术的一般要求是,成本要低,不能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废弃的巨型航天器在再入大气层时须可控等。但总体上说,方法虽然不少,但由于这些技术利弊参半,花钱少、效率高的清理方式,至今仍在路上。

⑤对于太空垃圾的处理,一方面是开发使用新技术,另一方面,预警机制的建立也显得十分重要,尤其要制定相关的太空法律和法规,减少新的垃圾产生。近年来,小卫星的飞速发展,使空间飞行物的数量猛增,以印度2月发射的104颗小卫星来说,总重仅1.5吨,有的比魔方大一些,有的只有芯片大小,其中不少卫星寿命很短。因此,小卫星的立法已成为当前国际外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空间管理也提上了日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

    ①家里老人常说冰饮太寒凉,三伏天喝热茶更解暑,这其中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②其实,喝冰饮一时爽,但喝点热的也不会让你再热到哪里去,出点汗就凉快了。

    ③美国人一年四季都要喝冰水,电水壶和保温杯则是东方养生哲学的代表。中医强调哪怕三伏天也要少食生冷,这样才能通出体内的“寒气”。虽然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寒气”到底是个啥,但夏天喝温水,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让人凉快点儿。

④悉尼大学运动科学高级讲师杰伊(Ollie Jay)在他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过,喝温水和喝冷水到底哪个能让身体降温更多。在他设计的实验中,被测试者们在24℃、相对湿度23%的环境中低强度骑车75分钟,并分别喝下温度为1.5℃、10℃、37℃和50℃的水。

    ⑤他发现,尽管身体核心温度的变化量没有太大区别,但喝热水能更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蓄热。这是因为,食道和胃部的温度感受器在热水刺激下令人出汗,从而带走大量的热。

    ⑥根据测算,运动中的人喝50℃的水要比喝1.5℃的水时多出22%的汗。要知道,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汽化热大约为2440焦/克,这可比喝冰水跟身体进行热交换来得有效多了:一个成年人一次能灌下一公升水就不错了,而这只占体重的1/60。

    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杰伊的实验是在汗液蒸发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环境通风良好、湿度比较低、人也穿得很少。如果出了汗也不能很快消散,比如在极度闷热潮湿、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的南方,或许吃冰才是降温和补充水分的更好办法。

    ⑧杰伊的研究也兼明,参加耐力运动时喝冰水并不是好主意,因为这样会降低散热效率,不利于运动员发挥;而运动之前喝点冰的倒是无甚大碍,而且或许能提神。

    ⑨除了喝温水之外,吃一顿热辣大餐也有类似效果,因为辣椒素这类物质可以作用于口腔和食道中的接收器,发汗降温,无论巴蜀湘鄂还是印度、东南亚的人民应该早就参透了这个道理。

    ⑩你若问我吃火锅就冰啤到底能不能解暑,这还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虽然还没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但关键无疑在于你到底出了多少汗,以及汗有没有迅速蒸发。是以空调房火锅大概是吃不痛快的,习习江风配麻辣锅底才是夏夜之选啊。

(选自《南都周刊》2017.11)

现代文阅读

坐电梯去火星能否变成现实

代小佩

①有了太空电梯,去火星或许只要61天,造太空电梯的原理并不复杂。长长的缆绳悬在天地之间,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赤道的海洋上,另一端“抓住”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平衡物(如卫星或空间站)。沿着缆绳,一个机器(太空电梯的轿厢)可以上下移动。

②国际太空电梯联盟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斯旺介绍:“根据目前的设计,太空电梯轿厢重约20吨,攀爬速度约为每小时200千米。未来,随着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预计8天可到达地球同步轨道,14天可到达月球,61天可到达火星。”

③“相比用火箭运输,太空电梯重复使用率更高,因此也被称为‘绿色天路’。”斯旺解释道。

④“另外,利用太空电梯运输,每千克物资运输成本约为500美元,比使用火箭更便宜。”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让·米歇尔·康坦表示。

⑤而且太空电梯产生空间碎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科学家发现,截至2020年1月,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有2.9万个,1毫米以上的则超过1.7亿个,这些碎片严重污染着空间环境。

⑥但火箭发射不会因此被抛弃。国际太空电梯联盟副主席丹尼斯·莱特称,火箭比太空电梯速度更快,能迅速穿越辐射带,所以有人提出以“太空电梯+火箭”的方式运输,实现互补。“如果把太空电梯看作货船,那么火箭就是货运飞机。”

⑦太空电梯之梦由来已久。1895年,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见到埃菲尔铁塔后提出了太空电梯的设想。1978年,科幻巨匠阿瑟·克拉克在其小说中也描绘了太空电梯。但由于技术限制,太空电梯长期停留在概念阶段。

⑧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有了更多可能。据斯旺和莱特介绍,在材料方面,碳纳米管和超强石墨烯被认为是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理想材料;在设计方面,科学家目前已提出8个比较稳健、合理的科学设计方案;在工程方面,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开展一些小型实验并准备进行深入验证。

⑨很多细节问题有待科学家和工程师解答:太空电梯轿厢选择何种驱动模式?怎么克服重力影响?缆绳如何承受高能宇宙射线的轰击并有效抗摆动?电梯遭遇太空碎片和陨石冲击怎么办……

⑩科学家预估太空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用太空电梯载人则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保其安全可行,或许到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面对这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大工程,加强太空电梯的研究与合作势在必行。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