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卷试卷

近年来,睡眠不足成为青少年面临的严重问题,学校班会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收集睡眠现状及其影响的材料,以提高对睡眠问题的认识,同学们收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材料一:

(摘自《长沙晚报》2019年3月22日)

材料二: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提醒全社会关注孩子们的睡眠问题。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涵盖了近7万人的线上调查结果,其中学生65 648人,家长1 916人。数据表明,36.5%的睡眠质量差的孩子会出现肥胖症,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3.7%。此外,还有40.5%的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儿童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

从学习成绩看,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分别有45.4%、34.1%的孩子在班级排名中分别位于前5%和6%—20%。而在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则有41.9%的排名在班级的75%以后。

材料三: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赵忠新教授在对2019年睡眠日中国主题进行解读时表示,睡眠时间缩短会对记忆损害相关蛋白造成影响:睡眠时间大于7—8小时,记忆损害相关蛋白几乎没有沉积;睡眠时间介于6—7小时之间的,与记忆损害相关病理改变Aβ蛋白沉积明显增加;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痴呆相关的蛋白将以几何倍数增长。

但睡眠过多同样引起记忆损伤——日间思睡。35项不同研究,对近万人数据分析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个小时的人容易出现记忆衰退的现象。日间思睡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是引起各种事故的重要因素。美国梅奥诊所老化研究项目证实,日间思睡量表评分高的70岁以上者,脑内的痴呆相关蛋白(Aβ)显著增多。思睡程度越重,越容易发生痴呆。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完成)

(1)、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儿童普遍睡眠不足,睡眠时长的年龄差异显著。 B、睡眠质量差的孩子容易出现肥胖症,睡眠质量优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 C、睡眠时间介于6—7小时之间是有利于人们巩固记忆的。 D、睡眠时间过短会造成痴呆相关的蛋白将以几何倍数增长,最好白天多睡,可以减缓痴呆。
(2)、请认真阅读材料一的图表,仔细思考概括出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信息,并回答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认真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你个人生活经历回答:面对全国青少年的睡眠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做?请提出几条适合青少年改善睡眠的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 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①燕国,春秋战国时期国运最久的国家之一,雄踞河北北部。河北博物院的《慷慨悲歌——燕国故事》展厅,有一件纹饰精美、体量巨大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这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青铜宫门铺首。

②铜铺首出土于燕下都遗址,是燕国的代表性器物。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位于保定市易县东南。1966年2月,易县原练台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在燕下都遗址中的老姆台东170米处挖土时,发现了这个举世罕见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考虑到这个铜铺首的规模和样式,不少专家都认为这是燕下都宫殿大门上的门环。两千多年前,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屹立于此地,如今虽然不复存在,但从这件硕大的铜铺首中依然感受得到那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感。

③铜铺首通高74.5厘米,重21.5公斤。整体是兽首衔环造型,兽首主体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怪兽——饕餮。宽眉巨目,圆眼吊睛,凶猛无比,锋利的牙齿从口角两边露出并上卷,口鼻两边有须。面部结构紧凑,特点鲜明,层次清晰。

④饕餮额部饰有一立凤。凤冠饱满,颈向前伸,昂首瞪目,尾部翘起,两爪粗壮尖锐,各抓一蛇。两蛇巧妙地构成饕餮的额粱,蜿蜒游弋,缠绕在立凤的左右两翅,双首昂扬相对,好似因遭到侵犯随时准备攻击,又好似在苦苦挣扎。

⑤铺首两侧各有一条向上攀爬的龙,刚劲有力却又不失灵动,颈部从上端两侧向前弯曲,头部向前伸,张口露齿,虎视眈眈地看着下方。尾部盘绕于饕餮双目的左右下角。整个场面充满紧张的气氛,犹如一幅剪纸,揭示了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⑥铜铺首的环套在八棱半椭圆形的衔中,内径16厘米,外径29厘米。环上饰双龙纹,双龙分别缠绕于环的两侧,颈部从上端两侧绶带纹组成的圆环中钻出,突出于环外,双首相背,弯颈俯首,神情与上端双龙相似。

⑦这件铺首采取了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造型精致生动,布局错落有致,线条婉转细腻,艺术风格严谨,具有浓重的历史厚重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目前所见我国最大的战国时期铜铺首。上海世博会期间,曾作为河北馆的镇馆之宝向世界展示。

⑧铺首是我国古代器物上的附件,最早萌芽于史前时期,成熟于殷墟二期偏晚阶段,后历经两周、两汉、魏晋隋唐,直至明清都被广泛使用。主要在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瓷器、墓门、墓葬棺椁以及建筑的门上。汉代以前,铺首被称为“金铺”或“铜铺”;唐代才出现“铺首”和“衔环”两个概念;到明代,人们才开始使用“铺首衔环”这一称呼。所谓的“环”,是具有实际使用功用的部件,供敲门使用,同时又有装饰意义。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要阻挡妖魔鬼怪进门,最主要的方法是在大门上放一怪兽衔着门环,可以防止妖魔鬼怪入门。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芝芝莓莓、杨枝甘露、冻顶乌龙鲜牛乳、香芋蜂蜜白珍珠、芝士奶盖四季春、黄金椰椰乌龙、外婆烧仙草……当我们翻开每家奶茶店的菜单,不禁感叹种类之繁多、搭配之花哨,并且还会产生一个永恒的疑问:今天喝什么?

现如今,奶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工具”,它可能是一部分人的“快乐续航工具”。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品牌的奶茶店以及簇拥在门口排队的年轻人让我们不禁反思:喝奶茶真的有那么快乐吗?

于是,我们发起了一项针对奶茶的专项调研,在线收集了1000份来自全国各大城市“奶茶人”的调研数据,试图解读当代年轻人的奶茶“上瘾哲学”。

研究中我们发现,“90后”与更年轻的人群是喝奶茶的主力,比例合计高达到85.2%。如果非要问喝奶茶有什么理由,他们竟能给出“一万个”:闲着没事要喝奶茶,工作或学习忙碌更要靠奶茶续命;生活不顺鼓励自己要喝奶茶,生活顺利奖励自己更要喝奶茶;天气热要靠奶茶解暑,天气冷更要把心爱的 TA 捧在手心里……

奶茶似乎就这么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了生活的第 N 种“必需品”。

——摘选自“行业报告之家”

材料二:

想要拥有丝滑口感的奶茶,就需要用更加浓郁的淡奶来制作——淡奶是蒸发掉水分,浓缩了一倍后的牛奶,因而脂肪含量更高,更丝滑。但是,这不便宜。出于成本的考虑,一种工业替代品在奶茶中更加常用:植脂末 (俗称奶精)。

植脂末主要是用大豆油等植物油人工氢化制作而成,是油而不是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植脂末就是氢化植物油、糊精(淀粉水解物)、少量酪蛋白酸钠、乳化剂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植脂末成分中最大的健康隐患是脂肪,比例达20%—75%。

植脂末里同时含有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酸。随着工艺的进步,植脂末里的反式脂肪酸在减少,奶茶中这个成分含量不高,但它仍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并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等。上海市消保委对51款畅销奶茶的检测发现,其中有4款反式脂肪酸超标,达到了3.7g-6.2g/杯。

——摘选自华医网

材料三:

喝奶茶已经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街头巷尾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奶茶店,也让他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都喝上一杯。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年新茶饮研究报告》,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国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51.5万家, 较2020年底的37.8万家增长了超36%。

但,你真的了解你所喝的奶茶吗?

事实上,大部分奶茶店的奶茶并不来自牛奶和茶,而是各种其他成分勾兑出来的,而这些成分,就成了奶茶不健康的根源。其中有一种成分是“奶精”,也就是植脂末,这东西是公认的坏东西,容易影响人的代谢健康。尤其是在血脂方面,会降低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并提高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

奶茶的多重味道也是健康风险的一个来源。我们经常喝到各种风味的奶茶,比如香芋味、草莓味等,这些风味是各种各样的香精、色素加上黏稠剂等调出来的。虽然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这些成分已经被证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的,但是由于奶茶的制作往往是小作坊式的,如果这些成分添加不合理,那么对于我们人体的代谢将会是一种负担。

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成分——糖。奶茶中的“珍珠”、椰果、芋圆等小料,一般都是用木薯淀粉加一些小麦蛋白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其本质也是糖。为了让奶茶的风味更好,奶茶店的员工甚至还会直接往其中加入大量的糖。当糖分的摄入远远超出我们身体的代谢需求时,它们就会在体内储存起来,于是肥胖的问题就出现了。肥胖可不是小事,不仅影响形象,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比如心脑血管的健康风险。

——摘选自《奶和茶都有益,为什么喝奶茶就不健康了》(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